8,2.路基面及基床8,2.1,路基是承担线路轨道的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地下水位高或常年有地面积水的地区、路堤过低容易引起基床翻浆冒泥等病害、因此本条规定路肩高程应高出最高地下水位或最高地面积水水位一定高度、产生有害冻胀的冻结深度为有害冻胀深度 一般地区有害冻胀深度为最大冻结深度的60、东北地区有害冻胀深度为最大冻结深度的95,确定毛细水强烈上升高度的方法有直接观测法,曝晒法和公式计算法等、盐渍土地区的水分蒸发后,盐分积聚下来 容易使路堤土体次生盐渍化,进而产生盐胀等病害,因此。盐渍土路基的路肩高程尚应考虑蒸发强烈影响高度,当路基采取降低水位.设置毛细水隔断层等措施时,路肩高程可不受上述限制.8。2,2 路基面设路拱能够使聚积在路基面上的水较快地排出、有利于保持基床的强度和稳定性.本次修订将原三角形路拱按中心高度.单线0.15m。双线0,2m。控制修订为设4。的坡度 两者基本上是相同的,4 的横坡更直观、8。2,3.区间路基面宽度根据正线数目、线间距.轨道结构尺寸,路基面形状 路肩宽度.是否有接触网立柱等计算确定.以双线路基面宽度为例,图1,其计算公式如下、图1,双线铁路直线地段标准路基面宽度示意,从图1可知路基面宽度为、式中 B,路基面宽度、m,D,双线的线间距,m.A.单线地段道床顶面宽度。m,m,道床边坡坡率、h,靠近路基面中心侧的钢轨中心处轨枕底以下的道床厚度 m e 轨枕埋入道砟深度,g,轨头宽度,m、c。路肩宽度 m、χ、砟肩至砟脚的水平距离,8,2 4。区间曲线地段的路基面宽度。应在曲线外侧加宽,其加宽值由最高行车速度计算轨面超高值引起的路基面加宽确定、图2.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示意图,从图2中得出曲线地段路基面外侧的加宽值为.道砟顶面上轨枕中垂线至铁路中心线的距离为,式中,g,钢轨头部宽度,m、s、轨面上外轨轨头中心至轨枕中垂线与铁路中心线相交处的距离、m,s。0.5.1、435.g、Δs.曲线内侧轨距加宽值.m,h、曲线内侧距铁路中心线的水平距离为s处的轨枕底以下的道床厚度、m,Δh.计算轨面超高值 m,A,直线段的道床顶面宽度,m、ΔA。道床顶面加宽值。无缝线路R,800m时 ΔA,0,1m、否则ΔA、0m,B 直线段路基面宽度、m,c。路肩宽度.m 曲线外侧加宽值、m、α。路拱与水平面的夹角,α,arc tan,4.100、β。道砟边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β、arc、tan 1.m、θ,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θ,ƒ.钢轨的高度.m,D,钢轨底部的垫板厚度。D,0 01m、I。钢轨下部的轨枕高度、m、e,轨枕埋入道砟中的深度.m,χ2,曲线外侧砟肩至砟脚的水平距离、m。y2。曲线外侧铁路中心线至砟肩的水平距离 m.d 轨枕底面上铁路中心线与轨枕底面的交点至轨枕中心的距离,m.8.2.5。路基基床是指路基上部受轨道.列车动力作用 并受水文气候变化影响较大、需作处理的土层 路基基床厚度根据动应力在路基面以下的衰减形态。并参考国铁目前采用的基床厚度综合分析确定.8,2,6,基床土的性质是产生基床病害的内因,为预防基床变形的产生、基床表层采用渗水性强的粗粒土较好。细粒土遇水抗剪强度降低 承载力减小 稳定性差,所以基床表层填料应优先选用A,B组填料、基床底层选用A B,C组填料。既有铁路调查资料表明.塑性指数大于12、液限大于32,的细粒土易产生病害,所以规定在年平均降水量大于500mm的地区。基床填料采用细粒土时.应限制其塑性指数不大于12。液限不大于32,8,2,7 路堑基床表层如为易风化的软石.黏粉土、黏土或人工填土 在多雨地区易形成基床病害,故应采取换填或土质改良等措施,特别是浅路堑 地表土较松散,达不到基床密实度要求.应采取压实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