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运营组织3。1。一般规定3,1、1,概念设计为具体的设计工作确定目标、是最终合理地完成工程设计和建设的重要前提 对于复杂的地铁系统。在各个分系统功能和规模确定之前,应根据各种前提条件对整个系统进行一种整体性的,在一个总体目标基础上以需求为基点的、具有良好匹配性的,系统性的设计和研究。其内容应该以运营管理需求为基点,包含设计标准、管理模式,功能匹配、工程方案等 3 1 2.地铁客流预测是进行运营组织设计的必备条件、是确定运营规模,工程规模和管理方式的基本依据.因此其内容应包括,1 城市居民总体出行特征 出行总量.出行率 出行时间。交通方式结构、出行距离等 2 线网客流特征、线网客流总量、客流强度,换乘系数,平均乘距等 3.全线客流 全日客流量和高峰小时的客流量及比例。平均乘距及各级乘距的乘客量,4 车站客流 全日,高峰小时的上下车客流,5,分段客流.全日 高峰小时站间OD矩阵表。站间分方向断面流量、6、换乘客流,线路全日,高峰小时换入,换出总量.各换乘站全日,高峰小时分向换乘客流量、7。敏感性分析.全日客流量及高峰小时最大单向断面流量的波动范围、根据设计阶段的深入,客流预测工作还应在以上数据的基础上增加全日及高峰小时各车站出入口分方向客流量。车站上,下车超高峰系数和换乘车站分换乘方向的超高峰系数等数据.对于途经商业中心 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火车站,机场等大型客流集散点的线路、应在背景客流量的基础上、预测分析高峰时段突发性客流对线路高峰小时最大断面流量和所涉及车站高峰小时乘降量的影响。发生如下情形 应重新进行客流预测或修正,1,城市现状常住人口规模超过预测年限常住人口规模、2,沿线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了较大调整 3,与其他地铁线路换乘关系发生了变化。4 车站的数量或位置发生了增减或变化,3。1.3.运营规模是工程建设规模和运营管理规模的基础.包含运输能力,系统能力.列车编组 运行速度等、合理地确定运营规模,不仅能够满足线路运输功能的需要 还能降低工程建设投资和将来长期的运营管理成本。因此.运营规模的确定,一定要考虑充分利用线路能力,提高线路的使用效率、3。1、5,地铁运营不仅要考虑正常的运营状态.还要考虑系统故障状态时的非正常运营状态以及遇到突发事件时的紧急运营状态。非正常运行状态是指超出正常范围 但又不至于直接危及乘客生命安全 对车辆和设备不会造成大范围的严重破坏。整个系统能够维持降低标准运行的系统运行状态,主要包括列车晚点、区间短时间堵塞,车站乘客过度拥挤。线路设备故障,列车故障 沿线系统设备故障等、紧急运行状态是指发生了直接危及乘客生命安全 严重自然灾害或系统内部重大事故.造成系统不能维持运行的情况,主要包括火灾,地震.列车运行事故 设备重大事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