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通风 空调与供暖13,1 一般规定13。1。1,地铁内部空气环境应采用通风.空调与供暖系统进行控制.13 1 2。地铁内部空气环境范围应包括地下车站.站厅 站台.设备与管理用房 出入口通道。换乘通道.区间隧道、正线隧道 渡线,折返线,停车线,尽端线隧道等 以及地面车站及高架车站等,13。1、3,地铁的通风,空调与供暖系统应保证地铁内部空气环境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气流组织,气流速度。压力变化和噪声等均能满足人员的生理及心理条件要求和设备正常运转的需要 13.1,4 地铁通风、空调与供暖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1,当列车在正常运行时,应保证地铁内部空气环境在规定标准范围内,2,当列车阻塞在区间隧道内时,应保证对阻塞区间进行有效通风,3,当列车在区间隧道发生火灾事故时。应具备排烟,通风功能、4。当车站内发生火灾事故时、应具备排烟,通风功能。13.1。5.地铁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通风与空调系统应分为列车活塞通风 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2 地铁应设置通风系统,3、在夏季当地最热月的平均温度超过25,且地铁高峰时间内每小时的行车对数和每列车车辆数的乘积不小于180时。应采用空调系统、4,在夏季当地最热月的平均温度超过25 全年平均温度超过15 且地铁高峰时间内每小时的行车对数和每列车车辆数的乘积不小于120时 应采用空调系统。13 1,6、地铁地下线路通风与空调系统制式应结合地铁的运力,当地的气候条件,人员舒适性要求和运行及维护费用等因素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13,1。7,地铁的通风.空调与供暖系统应按地铁预测的远期客流量和最大的通过能力设计,设备宜按近期和远期配置、并宜分期实施,13、1,8,地铁的通风.空调与供暖系统设计和设备配置应贯彻国家能源政策、践行运营节能原则,并宜利用自然冷.热源,13、1。9,车辆基地,控制中心和主变电所等地面建筑。应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按本规范和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设计标准的规定设置通风。空调与供暖系统。13、1。10。通风 空调与供暖系统的设备 管道及配件布置、应保证系统整体高效运行。并应为安装,操作.测量,调试和维修预留空间位置、13,1,11、工程设计应为大型通风 空调与供暖设备设有运输.安装通道及孔洞,并应能装设起吊设施。13、1、12、通风、空调与供暖系统的机房应设置设备起吊和冲洗设施。13 1。13、通风,空调与供暖系统的管材及保温材料 消声材料、应采用A级不燃材料 当局部部位采用A级不燃材料有困难时、可采用B1级难燃材料、管材及保温材料应具有防潮。防腐,防蛀,耐老化和无毒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