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工艺设计24,2.3,运营监控,操作 区即为负责运营监控 操作,调度和指挥的区域。是围绕着中央控制室设置的配套功能区 运营管理区是负责运营调度管理.技术管理 生产和作业管理的区域、设备区是指各系统中央级设备安置的区域,维修区是指负责各系统中央级设备维护和维修的工作人员区 辅助设备区是指为控制中心设置的各种保障设备区 包括 供电和低压配电及照明,通风和空调、给排水和消防及自动灭火等,24。2,4,运营监控区和运营管理区应同楼层相邻设置,以方便运营管理、设备区应集中设置,在楼层布置上应靠近运营监控区,不应与运营管理区混合布置、便于运营安全管理,便于减少管线敷设的距离 方便结构集中设置防静电架空地板。方便自动灭火系统和通风空调系统按区域集中设置。减少管线交叉和长距离输送、维修区在楼层布置上宜靠近设备区,也可相邻设置 各功能区的划分应结合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设置。24。2,5。运营监控区应具有地铁全线,或多线路,运营监视 操作,控制,协调.指挥。调度、管理及值班等功能、运营监控区应设中央控制室.紧急事件指挥室.或称应急会商室、等、并应作为独立的安全分隔区 进入中央控制室前应设缓冲区。并宜配置安防设施、设置可视对讲门禁.总调度台上设开门控制按钮 控制非授权人员进入.在运营监控区内宜配置交接班室、打印室及必要的值班休息和管理用房等 以及生活和独立的卫生设施等辅助用房、以减少调度人员中间离岗时间。24,2,6.第1款。室内设备布置和造型应整齐。紧凑,美观,大方.便于观察、操作和维修、有利于通风 为调度人员和运行设备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便于调度人员行动和疏散、调度台的设计应符合人机工程和人体工程,便于操作人员观察,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反应速度,减少误操作.顶部不能遮挡住正常观察模拟屏的视线、第2款。室内总体布置应以行车指挥为核心进行模拟屏和各调度台的布置。应便于行车调度、电力调度,环境与设备调度,兼防灾调度,维修调度,兼信息调度和客运调度时也可称为值班主任助理.也可根据需要分别设置,和总调度。或称值班主任.之间的信息沟通,第4款。各系统模拟屏宜统一设置。模拟屏的屏前和屏后应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及维修空间,并预留近期和远期发展位置 模拟屏后的通道宽度.当通道长度小于10m时,通道宽度宜大于1,5m,当通道长度大于10m小于20m时。通道宽度宜大于1,8m 当通道长度大于20m时 通道宽度宜大于2 0m 模拟屏两侧进入模拟屏后的通道宽度宜大于1,5m.确保人员和设备的进出方便,模拟屏后面也可以作为独立分区进行设置,通道宽度应满足人员进出 联络。维修设备进出的需要,第7款。当中央控制室的规模是按多条线路设计.且各线路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影响较大时,在功能区的划分上,宜按调度岗位。专业和系统,划分功能区、即每条线的行车调度台 电力调度台和环境与设备调度台按岗位、专业和系统,分别集中布置,以实现调度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也可按线路划分区域。将每条线的行车调度.电力调度和环境与设备调度台等按线路集中布置,第8款.调度台的设计应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满足调度岗位台面和台下设备摆放数量.安装尺寸.维修及散热的要求 为便于操作人员观察调度台台面显示设备和操作台面上设备.便于标准化设计和制造,调度台宜设计成弧线形 以满足操作人员观察和操作等人机工程要求。宜满足最多不超过8个监视器和设备布置的要求、调度台或监视器不能遮挡住正常观察模拟屏的视线。各相邻调度台布置宜形成整体连接.24。2、7。紧急事件指挥室 交接班室和打印室应与中央控制室同层相邻设置,紧急事件指挥室不宜直通中央控制室,宜间接进入,打印室应直通中央控制室,紧急事件指挥室与中央控制室应用玻璃隔断、并注意玻璃反光的方向不要朝向模拟屏,玻璃宜向中央控制室方向略有倾斜,或用深色窗帘作吸光处理。24。2、8。运营管理区应根据运营管理的需要.按照组织架构设置运营监控管理。技术管理,生产作业管理等必要的办公管理和生活设施 应具有地铁线路中央级运营技术管理和生产管理等功能、宜设置主任室,运营管理技术室、运行图编辑室 运营生产管理室等管理功能房间、宜设置会议室 男女更衣室。男女卫生间等辅助功能房间。应依据定员确定规模和面积.上述用房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或合并设置、24.2、9.第1款,设备区应方便各系统中央级设备安装.运行及维修,并满足设备荷重要求,设备房的室内布置应力求整齐.紧凑。美观,大方.便于观察 操作和维修,有利于通风.为设备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第2款,设备布置应使设备之间的连线短。外部管线进出方便,室内不宜外露电线。电缆和管线。以确保安全 与设备区设备房无关的管线不宜穿过.第3款 大功率的强电设备不应与弱电设备混合安装和布置 以防止干扰弱电设备正常工作,除,水喷淋和细水雾等.自动灭火系统进入保护区的回路管道外、各电气系统设备用房不应有水管穿过,以防止漏水影响电气设备正常工作 风管穿过时应防止管道和风口凝露。送风口应避开设备上方,第4款、设备区设备房有多种布置方式,按线路划分或按系统划分。封闭式布置或开放式布置,通透式布置 集中式布置或分散式布置。也可以是上述各种方式的混合式布置.具体方式需要根据各自的情况确定。1。当控制中心的规模是按一条线路设计 设备区各系统设备宜按集中方式布置,集中布置各系统的主机设备室,UPS电源室和网络管理室。辅助系统设备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布置、设备区也可按分散方式布置 各系统可分散布置主机设备室,UPS电源室和网络管理室,2.当控制中心的规模是按多条线路设计、各中央级系统按相互独立的方式设计 设备按分散方式布置时,同一线路的系统设备房宜布置在同一层内。以方便工程实施及运营维护和管理 3 当控制中心的规模是按多条线路设计、各中央级系统按综合监控系统设置时.设备区宜按集中方式布置.同一线路的不同系统设备宜集中布置在同一个设备室内,主机设备室 UPS电源室和网络管理室。以方便运营维护和管理,设备与通道之间宜采用玻璃幕墙相隔。便于观察和管理、4,按线路划分便于分期实施和节能运作,但不便于专业管理,按系统划分方便专业管理,但不便于分期实施和节能运作,且安全性较差。一旦出现问题,会同时影响多条线的运营、因此 不推荐采用,封闭式布置设备房间单元划分相对较小 防火隔离安全性高.但不便于管理,开放式布置设备房间单元划分相对较大、设备与通道之间用玻璃幕墙相隔、便于观察和管理。灾害处理较为迅速,但防火隔离安全性较差,集中布置设备房间单元划分相对较大 便于观察和管理。灾害处理较为迅速,但防火隔离安全性较差,分散布置设备房间单元划分相对较小,防火隔离安全性高,但不便于管理。且投资较高.第5款。设备区各系统设备房的布置楼层和平面布置宜以方便运营管理.便于工程实施。互相关联的管线短为原则,即信号系统设备房 特别是ATS设备房、运行图编辑和打印室 的楼层布置应靠近中央控制室.其次为通信系统设备房、综合监控.或电力监控系统设备房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系统设备用房,最后是通信电缆引入室和其他系统设备用房,24、2,10,维修区应满足维护管理和值班等功能要求,维护管理应具有系统调试 维修测试,备品备件保管存放,工器具保管存放等功能 宜设置系统调试室 维修测试室。备品备件室及工器具室,系统调试室和维修测试室应满足更换式维修或小修以下修程的维修要求 各线路宜按专业系统合设。也可分设,备品备件室和工器具室可以各系统合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设,各线路宜按专业系统合设值班室.也可分设.男女值班室宜分设,24.2,11,参观演示室应与中央控制室相邻设置.宜设在中央控制室后上方夹层或楼层上方.当中央控制室的层高较高时。并用玻璃隔断。应注意玻璃反光的方向不要朝向模拟屏.玻璃宜向中央控制室方向略有倾斜、或用深色窗帘作吸光处理 参观演示室宜配置一些教学讲解设施,24,2 12 第1款,辅助设备区应具有供电.通风。空调 消防,自动灭火.给排水等辅助设施及功能 宜设置管理。办公。操作、工器具 维修及值班用房等管理和办公用房 这些用房可以根据需要合并设置或分开设置,也可与维修区统一考虑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