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运营配线3。4 1.线路的终点站或区段折返站的配线在正常运营时主要用于折返列车 其折返配线根据车站位置和折返能力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形式.一般情况下终点站所采用的折返形式比较灵活 以站前或站后两种形式的折返配线为主,中间折返站位于线路中间,配线的设置既要考虑折返能力的要求。还要考虑折返列车与正线列车的合理运行顺序和间隔.折返配线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具体工程中应根据运营需求和工程实施的可行性综合考虑。既要满足基本运营需求。又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3,4,2。停车线主要用于故障列车暂时停放、使故障车能够及时下线 退出运营、也可兼做临时折返线、由于此类配线设置的密度.运用方便性和灵活性与工程规模和造价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在运营方便与工程造价之间寻找到合理的平衡点.根据运营经验 结合车辆性能和线路技术标准。设定故障列车推行按25km。h。30km.h的运行速度计。走行时间不大于20min为控制目标 故限制设有故障车待避线的车站间距约8km,10km 预计一列故障车处理下线退出运行的总时间平均可控制在30min以内。加设的渡线可作为停车布置间距较大时的补充。不仅可以为故障列车随时折返回车辆段创造条件、而且也会为平时的运营管理创造灵活性,3,4、3、地铁系统是全封闭运行系统 列车运行的密度较高。同时要求按照设定好的间隔和顺序进行自动化管理,一般不允许站外停车,尤其是在隧道内.以免乘客心理不安或恐慌情绪、因此为保证运行安全有序,在接轨站设置平行进路 保证两线列车进站时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情况下采用一岛一侧站台的三线式布置 或双岛四线为基本图形 如果在特殊情况下不具备采用站内平行进路的条件。则必须保证列车在进入正线前有一度停车的条件。并在运营管理上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3、4、4 两条线路之间的联络线用于非营运时段内车辆转线或材料货物运输 从功能上要求能够连通线路的上下行正线。一般情况下为减小工程规模.应与全线配线统筹考虑、尽量与有配线的车站结合设置、3,4、5 为保证正线列车运行准点和安全。避免对正线运行的列车产生干扰 岔线或车辆段出入线与正线的接轨点宜设在站端。并具备站外一度停车的条件、停车区段的长度不仅应满足一列车停放的要求,同时也应满足信号安全距离的要求。保证列车不会因故障而进入正线进路的保护范围 如果在接入正线前不能保证信号安全距离的要求。或线路处于大下坡地段 对停车安全条件不利,则应设置安全线.3、4 6。为了保证列车从车辆段出入线方便地到达两条正线 或从正线方便地进入车辆段或停车场。出入线应该能连通上下行两条正线.由于平面交叉会对正常运行的列车进路产生影响,使区间或车站的通过能力降低。因此当出入线与正线产生交叉时,车辆段或停车场出入线最好采取与正线立交的方式,并在设计中对其收发车能力进行计算核定、同时.为保证车辆出入方便和相互备用.尽端式车辆段一般均采用双线出入线 贯通式车辆段由于两端均有出入线,因此可以采用两端各设置一条单线的形式,但根据贯通式车辆段或停车场在线路上的位置和接轨条件.一般在主要方向上仍建议采用双线出入线,对于停车规模较小的停车场,如果其停车规模小于运输能力需求量的30,一旦发生出入线故障导致不能发车,正线运输能力仍然可以依靠超员和车站限流管理来暂时维持、则可以考虑设置一条出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