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设备布置16,5 1,条文为传声器的设置要求、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声反馈。提高传声增益和防止干扰。16 5、2,因为传声器和扬声器 或扬声器系统.处在同一声场内、扬声器辐射的声信号会反馈到传声器、这种再生信号会在整个工作频率范围内的某些频率上激发自振,使扩声系统不能充分发挥潜力。严重出现、开不足,所以减弱或尽量抑制声反馈是扩声系统设计的重要任务 本条提出了抑制声反馈的一般措施 16.5、4,厅堂扩声系统扬声器的布置原则与布置方式、第1款、对一些公共场所,如剧场等,要求扬声器系统集中布置的主要原因就是要求声相一致、即声音来的方向基本与声源所在方向一致.给人们真实亲切的感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扬声器系统时差可忽略不计、不会造成双重声,使控制电路简单,第2 项指的是有些公共建筑 如体育馆。各方向上都有观众.而受观众厅的建筑,结构条件限制,若将扬声器系统分散布置时,声音几乎是从观众头顶甚至从背后而来、使观众感觉不舒服 这种情况也宜采取集中布置方式,第2款.规定了扬声器分散布置的场所及应注意的问题,第3款 规定了扬声器采用混合布置的场所及应注意的问题、16、5,5。公共广播的效果与环境情况 设置的标准有关,它直接决定着扬声器的选择,布置形式及间距问题.如扬声器的服务范围间距是轴线与边重叠。边与边重叠或它们不同程度的重叠等.因而直接决定着声场的情况 本条仅作了原则性规定。16.5.6,在厅堂类建筑物中,声源在室内形成的声场中,存在着直达声和混响两部分,并用扩散场距离Dc来表达两者间的关系.扬声器的供声距离和传声器与扬声器间距都与扩散场距离Dc有关系、扬声器的最大供声距离不大于3Dc。而且是在使直达声下降至混响声强12dB为前提的、要求传声器至任一只扬声器之间的间距尽量大于Dc 其目的是使传声器位于混响声场中。移动传声器不会产生啸叫、16、5 7,广场类扩声尽量以直达声为主,没有混响声的影响.却有障碍物的反射会带来回声影响和因不同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的声程差大于17m而引起类似回声的双重声感觉。两者都会影响清晰度 所以在广场类扩声设计时应特别注意直达声压级对回声的掩蔽问题。广场类扩声。因范围大,噪声高,需要大功率高灵敏度级的扬声器系统、所以应注意对环境噪声的污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