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GB 51348-2019
- 1 总 则
- 2 术语和缩略语
- 3 供配电系统
- 4 变电所
- 5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电气测量
- 6 自备电源
- 7 低压配电
- 8 配电线路布线系统
- 9 常用设备电气装置
- 10 电气照明
- 11 民用建筑物防雷
- 12 电气装置接地和特殊场所的电气安全防护
- 13 建筑电气防火
- 14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 15 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 16 公共广播与厅堂扩声系统
- 17 呼叫信号和信息发布系统
- 18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 19 信息网络系统
- 20 通信网络系统
- 21 综合布线系统
- 22 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卫生
- 23 智能化系统机房
- 24 建筑电气节能
- 25 建筑电气绿色设计
- 26 弱电线路布线系统
- 26.1 一般规定
- 26.2 园区综合管道
- 26.3 园区配线设施
- 26.4 建筑物引入管
- 26.5 建筑物内配线管网
- 26.6 建筑物内配线设施
- 附录A 民用建筑中各类建筑物的主要用电负荷分级
- 附录B 建筑物、入户设施年预计雷击次数及可接受的年平均雷击次数的计算
- 附录C 浴盆和淋浴盆(间)区域的划分
- 附录D 游泳池和戏水池区域的划分
- 附录E 喷水池区域的划分
- 附录F 声压级及扬声器所需功率计算
- 附录G 各类建筑物的混响时间推荐值及缆线规格计算与选择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条文说明
热门资源
更多>
- 量度继电器、测量仪表及相关设备符号的助记符 GB/Z 38128-2019
- 爆炸性环境 第27部分:静电危害 试验 GB/T 3836.27-2019
- 电力变压器 第23部分:直流偏磁抑制装置 GB/T 1094.23-2019
- 低压电涌保护器(SPD) 第12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选择和使用导则 GB/T 18802.12-2014
-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JGJ 242-2011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057-2010
- 阻燃及耐火电缆 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 第1部分:阻燃电缆 XF 306.1-2007(原GA 306.1-2007)
- 信息技术 通用编码字符集(基本多文种平面) 汉字48点阵字型 第1部分:宋体 GB/T 19968.1-2019
- 识别卡 集成电路卡编程接口 第4部分:应用编程接口(API)管理 GB/T 29271.4-2019
-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标准[附条文说明] CJJ/T 49-2020
26.6 建筑物内配线设施26.6.1 弱电间(电信间)或弱电竖井内可设置信息通信接入、综合布线、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数字无线对讲、信息网络、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广播、建筑设备管理、火灾自动报警、公共安全、弱电配套电源设备及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等设施,其管槽敷设的方式宜符合本标准第26.1.7条的规定。26.6.2 弱电间(电信间)或弱电竖井内设置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的信息设施时,涉密与非涉密信息设备机箱(柜)及线缆管槽之间应采取物理分隔和有效防护的屏蔽措施。涉密线缆应独立穿金属管或金属槽盒敷设,并可在弱电间(电信间)或弱电竖井外加设安全技术防范措施。26.6.3 进线间、弱电间(电信间)或弱电竖井内可选用通用19in标准网络及布线设备落地或挂墙机柜。26.6.4 进线间、弱电间(电信间)、弱电竖井内配置布线系统设备或信息网络设施时,宜安放在通用19in标准落地或挂墙机柜内,并符合下列规定: 1 落地或挂墙机柜的前门、后门(后板)及两侧板体应便于设备安装维护时可拆卸与开启; 2 落地机柜在室内居中安装且总宽度为800mm时,其前门与后门离墙净空不宜小于1000mm;当机柜总宽度为600mm时,其前门与后门净空不宜小于800mm; 3 落地机柜靠墙安放且外框总宽度为800mm时,其前门净空不宜小于1000mm; 4 落地或挂墙机柜靠墙安放且外框总宽度为600mm时,其前门净空不宜小于800mm; 5 挂墙机柜靠墙安放时,应采用螺栓固定,其柜底离地高度宜为1.0m~1.5m; 6 落地机柜安置在抗震设防地区时,应采用螺栓固定且采取防震措施; 7 弱电竖井内安置落地或挂墙机柜时,竖井内净尺寸深度应满足机柜前门开启的需求;当受竖井净空条件限制时,维护人员可在竖井外走道上操作,竖井内净尺寸深度宜不小于1.0m。26.6.5 楼层弱电配线箱、分接箱和过路箱宜固定明装在弱电间(电信间)、弱电竖井内墙上,箱底距地高度宜为1.0m~1.5m。26.6.6 当受建筑条件限制,楼层不宜设置弱电间或弱电竖井时,可采用墙体内嵌装楼层弱电配线箱、分接箱和过路箱的方式;配线箱或分接箱底边距地高度宜为0.5m或1.5m,过路箱底边距地高度宜为0.5m。26.6.7 墙体内嵌装的楼层配线箱、分接箱和过路箱应具有防潮、防尘要求且加装锁具,箱体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26.6.8 应选择标准规格尺寸的金属箱体。当选择非标准的配线箱、分接箱和过路箱时应采用金属钢板制作。26.6.9 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应根据用户信息点数量、引入线缆(含预留长度)、用户终端线缆数量、业务需求选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安装位置,应便于光网络单元(ONU)光缆与设备电源线引入,并满足用户区域内移动终端设备无线信号覆盖的需求; 2 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宜在用户区域室内侧墙上嵌装或安装在用户19in标准机柜上,其安置的位置宜靠近金属导管入户的引入侧;采用侧墙嵌装方式时,其箱体底边距地高度宜为300mm; 3 在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附近水平150mm处,宜预埋1个单相交流220V/10A电源接线盒,并将电源线穿管暗敷设引至配线箱内电源插座上。信息配线箱的电源也可直接从用户配电箱接至箱内电源插座。26.6.10 楼层信息出线盒宜采用暗装方式,盒体底边距地宜为300mm,并与附近暗装电源插座安装高度相同。26.6.11 楼层管线在吊顶内敷设时,过路盒宜敷设在吊顶内且盒口朝下;当楼层管线埋地敷设时,过路盒安装于墙上,底边距地宜为3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