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节能设计24,5。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节能设计,应在保证分布式系统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前提下,利用控制和信息集成技术.24。5,2。当冷热源,供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等系统的负荷变化较大或调节阀,风门,阻力损失较大时。各系统的水泵和风机宜采用变频调速控制.24 5,3。冷源系统的监控宜采用下列节能措施,1 当根据冷量控制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运行台数时,水泵及冷却塔风机宜采用调速控制。2,根据制冷机组对冷却水温度的要求。监控系统应按与制冷机适配的冷却水温度自动调节冷却塔风机转速,3。当空调系统冷量很大.末端设备数量较多时,可通过调节二级冷冻水压力和冷冻水泵运行台数进行节能控制,24、5.4。热源系统的监控宜采用下列节能措施、1。采取回水温度法。热负荷控制法控制锅炉机组的启停,台数及投入运行的热水泵台数、转速。2。采取回水温度法,热负荷控制法控制热交换器的台数和投入运行的热水泵台数、转速,3,根据二次侧供水温度调节一次侧水和蒸汽阀,控制热交换器产生的二次侧热水供水温度在设定值范围内,24。5、5 空调系统的监控宜采用下列节能措施,1。在不影响舒适度的情况下、温度设定值宜根据昼夜,作息时间 室外温度等条件自动再设定。2,根据室内外空气焓值条件,自动调节新风量的节能运行、3.采用室内二氧化碳。CO2。浓度的检测来自动调节新风量.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采用最小新风量控制,4、空调设备的最佳启、停时间控制,负荷间歇运行控制 5.在建筑物预冷或预热期间,按照预先设定的自动控制程序启动或停止送新风、6 夜间新风注入控制,7 过渡季节、进行零能量区域控制,24,5 6、建筑物内照明系统的监控宜采用下列节能措施,1,工作时段设置与工作状态自动转换、2.工作分区设置与工作状态自动转换、3、在人员活动有规律的场所,采用时间控制和分区控制两种组合控制方式,4。在人员活动无规律的场所。采用红外线探测器控制方式.5,在可利用自然光的场所。采用照度传感器的调光控制方式,24。5 7 室外照明系统的监控除符合本标准第24,3.8条规定外。尚宜采用下列节能措施、1.建筑小区照明宜采用分区。分时段程序开关控制和光电传感器控制两种组合控制方式、2。建筑物的景观照明宜采用分时段程序开关控制方式。24,5 8、给水排水系统宜按预置程序在用电低谷时将水箱灌满和污水池排空、24、5、9。在保证供配电系统安全运行的条件下。宜根据用电负荷的大小控制变压器运行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