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站场路基和排水3、3、1,站线中心线至路基边缘的宽度,车场最外侧线路不应小于3m,是为满足规定的路肩宽度及保证车站工作人员行走安全的最小宽度,最外侧梯线是车站调车作业的区域.为保证调车人员的作业安全不应小于3,5m,实践证明是合适的.有列检作业的车场最外侧线路不应小于4m是因为最外侧为列检人员进行车辆检修的作业场地 为便于检修人员的检修作业及安全 路基面至轨枕底应以道砟填平。故其宽度需加宽至4m,需增加路基支挡建筑,或拆迁工程量较大等的困难条件下、采用挡砟墙时可不小于3m 牵出线有作业一侧的路基面宽度不应小于3 5m、是根据其作业特点.为保证调车人员的安全,同样,利用正线、岔线进行调车作业的中间站.为了调车人员作业安全.在有作业一侧的路基宽度也不应小于3、5m.根据调查。中间站加宽路基的范围从最外道岔基本轨接缝 顺向道岔为警冲标.算起、一般为50,100m,当有桥、路肩挡土墙或高填方时,还应在有作业一侧加设防护栏杆、驼峰推送线自压钩坡起点至峰顶约7.8个车长范围内的路基宽度.在有作业一侧不应小于4 5m。另一侧不应小于4m的规定,是因为在这段距离内有连接员进行摘钩和作业人员来回交叉走动.作业繁忙 为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故应加宽 3.3 3、以往对站线路基无明确规定、由于站线的行车速度低.故本次规定站线路基的填料和压实度按。级铁路路基标准设计 对提高站线路基质量有利 路基基床表层厚度的规定对站场内纵横向排水设施的工程处理有利.3、3,4,由于,级铁路正线路基的基床标准为路基面以下2、5m。其中表层为0、6m。底层为1。9m 表层须采用渗水性较强的填料、站内正线要采用与区间正线相同的基床标准 关键是在正、站线共路基时要设法排出正线路基基床表层底部的水,因此.本条文规定了既节省投资又方便施工的处理办法,1,当车站站线较少,一般为中小站,时.正,站线间不设隔离设施 为了施工方便,与正线相邻的站线路基基床均按正线的标准.此时路基面的横坡应采用由正线中心.双线时为两正线间,向两侧排水的双面坡、其坡度宜采用3、2.当车站站线较多,含正线的两侧或一侧。时 在站线较多的一侧。宜在正,站线间设置纵向排水槽 即由正线向外2m处,路基面以下1、1边坡范围内按正线标准。站线较少的一侧则按第1款或本款办法酌情处理、此时.路基面横坡的分坡点及坡率,应按本款规定处理 当正线两侧均设有排水槽或正线另一侧无站线时,正线横断面形式应与区间相同,3,本条规定主要是考虑铁路和道路的安全,也为了铁路正线路基基床表层底部的水能排向道路路面、而不提高道路路基的标准.在困难条件下,当道路的路面高度高于条文规定值时。则应在铁路与道路之间设置排水沟,槽、和防护桩等安全防护措施 3。3,6 由于车站路基面一般比较宽阔 有一定的汇水面积.如没有横向坡度易积水、为使站内地面水能及时排除、保持路基干燥,防止路基沉陷 翻浆冒泥和冻害.提高线路养护质量保持线路稳定 车站路基面应设有倾向排水系统的横向坡度.车站路基横断面形状应根据路基宽度 排水要求.路基填挖情况和线路坡度连接等条件设计。中间站,会让站和越行站宜采用单面坡或双面坡的横断面.站线数量较多的编组站.区段站和工业站等 宜采用锯齿形坡的横断面、由于站内正线上的列车行车速度高,行车量大,且因其与相邻站线在同一路基面上.排水条件不如区间正线顺畅,因此,规定站场路基面的横向排水坡不宜倾向正线,外包车场的正线应按单独路基设计.困难条件下。外包正线必须与站线共路基面时。应在外包正线与相邻站线间设置纵向排水沟.槽。等,都是为了保证正线路基的干燥.以减少其病害,路段设计速度140km h及以上,外包正线至到达场,到发场和出发场最外线路的距离,一般不小于8。7m.即4,7m安全距离,4m路肩宽.困难时不小于7。7m.以保证列检人员的安全,3.3.7,本条表3,3.7中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全国六个片区调查资料分析得出,资料表明,不同的降雨量,对路基横向坡度有着不同的要求,本次为加强站场排水,较原,站规.提高了标准,将降水量划为两档。取消了1,的排水坡。一个坡面的线路数改为4。2条。将路基土种类改按路基基床表层岩土类型、以与现行,路规 一致.3 3,8,设计站场排水系统时,应有总体规划,站场排水是指站场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地面水包括天然雨水。融化雪水.机车和客车上水时的漏水,废汽水等 在车站范围内 铁路内部尚有地下水,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除 设计时虽按专业分别处理、但为避免出现矛盾。做到总体布置合理,故应统筹安排.相互配合.车站当设在城市和厂矿附近,除应了解农田水利排灌系统的情况外.还应了解城市、厂矿 乡镇排水系统的布置及对铁路排水的要求.处理好相互间的关系.车站排水系统排污系统的出水口位置和标高应与地方排水和排污系统密切配合、使站场排水和排污系统做到顺畅而又经济合理,改建站场.为节约投资 充分发挥原有排水系统的作用。应尽量利用既有的排水设备 如原有排水系统排水不良、对设备应进行相应的改善,3、3 9.排水设备的数量.应根据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和条文所列的情况确定,降水量不超过600mm地区的站。段,一般需在重点地方设置适当的排水设备,降水量超过600mm地区的站,段.一般需设置纵,横向排水设备.其数量及位置可参考下列意见办理、1,编组站。区段站和线路数量较多的车站.车场内的纵向排水槽可根据不同情况 按本章表3,3、6规定的相邻两个坡面线路数量来布置。2.客运站和办理客车上水作业的车站。一般在两站台之间设1条纵向排水槽、其位置应与客车上水管路结合设置 排水槽宽度可采用0 6m 并将给水管支托在排水槽内、为加强客运站的路基面排水和保持清洁卫生 便于清扫和减少线路维修工作,在较大客运站上宜铺设混凝土宽枕。3。客车整备场内,一般每隔2条线路设1条纵向排水槽。4,货场排水应与货区场地和路面的硬面化相结合、货物站台的站台墙边不应设排水槽 因站台墙边距线路近。当站台上装卸散装货物时.漏下的货物和垃圾将排水槽堵塞后,清淤不便,起不到排水作用,货位下面不应设置排水槽,以免堵塞泄水孔和影响排水槽的清淤,排水槽应布置在货位外侧。按货位、排水槽,道路的排列顺序设置、两站台间设汽车道路时.可在汽车道路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公路排水槽,两站台夹2条装卸线时,可在两线路间设置纵向排水槽,两站台夹1条装卸线时。可有4种做法。路基面用浆砌片石铺砌,封闭道床、铺设混凝土宽枕或整体道床.修建跨线雨棚。当采用浆砌片石或封闭道床时.可沿站台墙边一侧设小明沟、以便排除雨棚上的雨水,牲畜装卸线和散堆装场地货位的外侧应修建排水沟.3,3,10 根据调查。排水问题最突出的地方.就是条文列出的应加强的部位。这些部位。为了及时排除积水,应适当加强排水。1,设有给水栓和有车辆洗刷作业的客车到发线,整备线,由于上水和给水栓使用管理不善或洗刷车辆时产生漏水和废水,如不及时排除、站内路基的稳定将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客车车厢和站台上的垃圾经常扫在线路上、容易造成道床排水不良和路基翻浆冒泥.到发线两侧如有站台时,水从横向无法排出、因此,在设有给水栓的线路间,不论地区降雨量多少、都需设置纵向排水槽 2。设洗车机的线路,产生大量废水。因此在这些地点应加强排水、3、仓库站台线的路基标高低于仓库,站台和道路、雨水易流入线路内.仓库内和站台上的垃圾亦经常扫入线路内、使道床排水不畅 两站台夹1条装卸线、因雨水从横向无法排出,积水比较严重、车辆洗刷线.加冰线和牲畜装卸线有大量生产废水需要排除 因此。这些部位应适当加强路基排水、4.车辆减速器电气集中的咽喉区。应有良好的排水设备 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动作和信号的正确显示.5.驼峰立交桥下线路的路基及进出站线路布置所形成的低洼处,排水较困难 根据需要可设置涵洞或其他排水设备、以排除积水。6、改建站、段时.应消除原路基病害,以免病害发展扩大 影响新路基,利用施工机会。一次处理病害,人力.物力不需重新调配和组织。对运营干扰也可大大减少,3.3.11。纵向和横向排水设备的主要作用,前者是汇集线路间的积水 后者是把纵向沟内的水排出站外.规划站场排水系统时,纵向.横向排水设备应紧密结合,为了使站内积水迅速 畅通地排出站外,应使水流径路最短.并尽量顺直 横向排水设备的距离 除满足排出纵向排水设备的汇水流量外.还应满足排出汇入横向排水设备的总流量、并应结合有效长度 车场纵坡。出水口位置和纵.横向排水设备的深度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车场范围内 主要横向排水设备的数量可设1,2条最多不应超过3条,3,3 12、根据我国近年来的设计经验,利用站内桥涵兼作横向排水,例如在桥台,涵顶或涵壁留出泄水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具有工程简单、减少造价、排水效果好。清淤养护方便等优点 横向排水槽为碴底式,穿越线路时道砟直接铺在盖板上,由于排水槽不深、而且线路间盖板可以揭开 清淤养护比较方便,排水效果较好。横向排水槽属小型箱涵类型,要求地质条件较好,基底比较稳定、在一般情况下。新建铁路的挖方或填方较低.2m左右,的地段和既有线路路基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广泛采用、横向排水管与横向排水槽比较,由于管径小,清淤困难 当路基填方较高。设置横向排水槽基础工程较大时 方可考虑采用.根据对南方地区的调查,为了清淤方便 当圆管全长不超过15m时,其管径不小于0 75m 大于15m时,其管径应不小于1m。3。3.13,纵向排水设备的坡度应使水能顺畅排出、由于站内排水设备内的泥沙和杂物比较多。为避免淤塞、一般情况下.水流的平均速度不应小于0.5m,s.为满足上述要求.排水设备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2 最好采用3,5.大站的站场纵向坡度,一般都不超过1.5 故排水设备的坡度,也不宜过大.为了使下游不发生夹带物沉积、保证水能及时排出站外.必须使水流速度由上游至出水口逐渐增大.因此排水设备的设计坡度。应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大,位于平坦.沼泽和河滩地区的站场、当排水系统出水有困难或采用2.的纵向坡度将引起大量工程时 纵向排水设备的坡度可减至1。排水设备在分水点处的深度可为0,2m 为了使穿越站线的横向排水设备内的水能迅速排出,同时不使泥沙淤积 横向排水设备的坡度应不小于5,有条件者,可适当增至8、或以上.特别困难条件是指平坦地区和改建站场的横向排水设备坡度不小于5,往往不易做到,有的出口标高难以连接。故可按具体情况设置.3,3 14.本规范采用1,50洪水频率的流量设计。如有充分根据 例如当客运站,货运站 或货场。等位于城市范围内或厂矿附近,其水流汇入城市或厂矿管道时,这些车站的排水设备,也可按当地城市或厂矿采用的频率进行设计。但要注意防止站场积水.由于站内各条纵向排水设备吸引的汇水面积比较小、流量一般不大,故决定其断面尺寸的主要因素往往不是流量,而是养护维修清淤的需要,横向排水设备是将各条纵向排水设备内的水汇集排出站外,故应根据所通过的总流量来决定其断面尺寸,排水槽宽度小于0、4m时,不便于清淤养护,同时也容易堵塞.宽度等于0.4m 深度大于1 2m的排水槽,清淤也困难。因此槽深大于1,2m时,应将宽度加宽至0 5。0,6m.以便养护人员维修清理、对于只排除局部积水的次要排水槽.管.其宽度或管径可根据具体情况设计。3 3.16 纵向和横向排水槽,管的交汇点.排水管的转弯处和高程变化处,容易淤积、堵塞、在这些地方应设置检查井或集水井.便于清淤,此外,降水量的大小及路基土壤的种类对排水管的淤积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降水量大或为土质路基时,排水管比较容易淤积。检查井间距应小些 降水量小或为渗水土路基时、排水管淤积少些.检查井间距可大些 检查井间的线路数量 不宜超过条文表3,3 7的规定.检查井的间距以40m左右为宜.设计时可参考图3的布置。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