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客运设备9、2,1 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和旅客乘降所。应设置为旅客服务的设施 并视需要预留发展的条件、旅客站房的布置应与城市规划相配合。通过式车站的旅客站房宜设于靠城市中心区一侧、尽端式车站的旅客站房宜设于站台端部或线路一侧.9.2 2 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和旅客乘降所应设置旅客站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旅客站台的数量和位置.应与旅客站房和旅客列车到发线的布置相配合,2、客运站的旅客站台长度应按550m设置 改建客运站。在特别困难条件下,个别站台长度可采用400m,对接发短途和市郊旅客列车的长度 可按短途和市郊旅客列车的实际长度确定 采用尽头线的尽端式客运站的站台长度,应另加机车及供机车进出的必要长度、其他车站的旅客站台长度,应按近期客流量和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宜小于300m 在人烟稀少地区或客流量较小的车站和乘降所 站台长度可适当缩短、3 旅客站台的宽度应根据客流密度.行包搬运工具、站台上的建筑物和路段设计速度等情况确定 1 旅客基本站台的宽度、在旅客站房和其他较大建筑物范围以内,由房屋突出部分的边缘至站台边缘,客运站宜采用20,25m,其他站宜采用8 20m。在困难条件下 中间站不应小于6m 在其他地段不宜小于中间站台的宽度 在困难条件下、中间站不应小于4m.2 旅客中间站台的宽度,设有天桥,地道并采用双面斜道时,大型客运站不应小于11,5m 客运站不应小于10.5m.其他站不应小于8,5m,但采用单面斜道时不应小于9m,仅需设雨棚时不应小于6m,不设天桥、地道和雨棚时、单线和双线铁路中间站的中间站台宽度分别不应小于4和5m、路段设计行车速度为120km、h及以上时、邻靠有通过列车正线一侧的中间站台应按上述宽度再增加0,5m,当中间站台设于最外的到发线外侧时.其宽度可适当减小,改建车站 在特别困难条件下 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3、当旅客站台上设有天桥或地道的出入口,房屋和其他建筑物时。站台边缘至建筑物边缘的距离,客运站上不应小于3m 其他站不小于2,5m,改建车站,在困难条件下 其中一侧距离不应小于2m,路段设计行车速度为120km.h及以上时 邻靠有通过列车正线一侧应按上述数值再加宽0、5m、4,旅客站台的高度、邻靠不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到发线一侧宜采用高出轨面1250mm。必要时也可采用500mm。邻靠正线或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到发线一侧应采用高出轨面300mm,9、2 3 天桥和地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天桥。地道应设在旅客上,下车人数和行包。邮件较多且其通路经常被列车或调车所阻的车站上 2.天桥。地道的设置,应优先选用地道 天桥和地道的设置应使旅客通行和行包,邮件搬运便利和减少交叉干扰、3。天桥 地道的数量和宽度.应根据客流量和行包,邮件量确定.1,天桥 地道的数量,当站房规模在3000人以下时不应少于1处。站房规模在3000人及以上至10000人以下时不应少于2处。站房规模在10000人及以上时不应少于3处。设有高架跨线候车室时 天桥或地道不应少于1处,如客流,行包和邮件数量都很大时.可设置行包.邮件地道1,2处,2.天桥。地道的宽度,当站房规模为3000人及以上时 不应小于8m、当站房规模为3000人以下时不应小于6m 行包 邮件地道不应小于5.2m、3,地道的净高.旅客地道不应小于2.5m,行包.邮件地道不应小于3m、4 旅客天桥,地道通向各站台宜设双向出,入口,其宽度、大型客运站不应小于4m.客运站不应小于3 5m、其他站双向出 入口宽度不应小于2.5m,单向出。入口不应小于3m。行包,邮件地道通向各站台应设单向出。入口。其宽度不应小于4 5m 当条件所限且出 入口处有交通指示保证时,其宽度不应小于3 5m。9,2,4、客运站和其他客流量较大的车站,旅客站台应设置雨棚,地道的出.入口和位于多雨地区的天桥应设置雨棚 客运站应设置与站台等长的雨棚,其他站的雨棚长度可按200.300m设置 雨棚的宽度应与站台宽度一致.雨棚应与进。出站口相连接,9.2,5,旅客列车上水车站.应在相关的到发线旁设置客车给水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