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高架工程7 4。1,高架工程详细勘察包括高架车站、高架区间及其附属工程的勘察。除应符合本规范第7。2,3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节要求,7。4.2、高架工程详细勘察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查明场地各岩土层类型、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 确定墩台基础与桩基的持力层.提供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析桩基承载性状,结合当地经验提供桩基承载力计算和变形计算参数.2.查明溶洞、土洞,人工洞穴,采空区.可液化土层和特殊性岩土的分布与特征、分析其对墩台基础和桩基的危害程度.评价墩台地基和桩基的稳定性、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3.采用基岩作为墩台基础或桩基的持力层时 应查明基岩的岩性,构造、岩面变化、风化程度,确定岩石的坚硬程度,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判定有无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岩层。4,查明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地下水对墩台基础及桩基设计和施工的影响,判定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5.查明场地是否存在产生桩侧负摩阻力的地层、评价负摩阻力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并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 6,分析桩基施工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评价成桩的可能性,论证桩基施工对工程周边环境的影响 并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7,对基桩的完整性和承载力提出检测的建议,7.4 3、勘探点的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架车站勘探点应沿结构轮廓线和柱网布置.勘探点间距宜为15m.35m、当桩端持力层起伏较大.地层分布复杂时、应加密勘探点。2、高架区间勘探点应逐墩布设,地质条件简单时可适当减少勘探点,地质条件复杂或跨度较大时,可根据需要增加勘探点、7 4,4。勘探孔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墩台基础的控制性勘探孔应满足沉降计算和下卧层验算要求.2,墩台基础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以下10m,15m或墩台基础底面宽度的2倍 3倍。在基岩地段.当风化层不厚或为硬质岩时,应进入基底以下中等风化岩石地层2m.3m.3 桩基的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沉降计算和下卧层验算要求、应穿透桩端平面以下压缩层厚度,对嵌岩桩,控制性勘探孔应达到预计桩端平面以下3倍 5倍桩身设计直径。并穿过溶洞,破碎带 进入稳定地层.4.桩基的一般性勘探孔深度应达到预计桩端平面以下3倍 5倍桩身设计直径.且不应小于3m.对大直径桩。不应小于5m,嵌岩桩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预计桩端平面以下1倍 3倍桩身设计直径,5.当预定深度范围内存在软弱土层时 勘探孔应适当加深,7,4.5,高架工程控制性勘探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3,取样及原位测试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 2 7。4、6。采取岩土试样和原位测试应符合本规范第7 3。7条的规定。7 4、7,原位测试应根据需要和地区经验选取适合的测试手段,并符合本规范第15章的规定,每个车站或区间工程的波速测试孔不宜少于3个.7。4。8 室内试验应符合本规范第16章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需估算基桩的侧阻力.端阻力和验算下卧层强度时,宜进行三轴剪切试验或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三轴剪切试验受力条件应模拟工程实际情况,2 需要进行沉降计算的桩基工程。应进行压缩试验,试验最大压力应大于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3,桩端持力层为基岩时.应采取岩样进行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必要时尚应进行软化试验,对软岩和极软岩。可进行天然湿度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对无法取样的破碎和极破碎岩石 应进行原位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