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工作方法13,2.1、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不仅可在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编制过程中加以利用、也是合理布置勘探量.制订勘察大纲等工作的必要的前期工作、13,2,2。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过程中原则上不投入大量勘探工作量、必要时可适量进行勘探,物探和原位测试工作、勘探一般以简易勘探为主。13.2、3、利用航片、卫片等遥感判释手段尤其适用于可行性研究和初步勘察阶段的方案比选工作,如地貌单元的划分,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的判释等 遥感地质解译应按、建立解译标志 分析解释成果。确定调查重点。实地核对、修改、补充解译,复判 的程序开展工作 利用遥感手段可以宏观性掌控区域地质条件.减少外业调绘强度.提高大面积调绘的工作质量,13 2 4,对本条作以下说明,1。地质观察点的布置是否合理。对于调绘工作质量 成果质量以及岩土工程评价至关重要,地质观察点应布置在不同类型的地质界线上,例如、地层。岩体,岩性,构造.不整合面.不同地貌成因类型等地质界线,地质观察点的布置要充分利用岩石露头。例如,采石场,路堑、基坑、基槽.冲沟、基岩裸露等 它们可以提供有关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状.包括,岩性、物质成分,粒度成分 层序及其变化,岩石风化程度。岩体结构类型。构造类型 结构面形态及其力学性质.地下水等。当地质体隐蔽时或天然露头.人工露头稀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场地的地形,工作环境、技术要求等,选择适宜的手段,布置一定数量的勘探与测试工作、2 在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中关于地质观察点的密度.国内外未有统一的规定,本款只是从原则上作出这一规定、具体实施时。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技术要求,工程地质条件和成图比例尺等因素综合确定、3 地质观测点的定位,直接影响成图的质量、常用的定位方法如下。目测法,适用于小比例尺的地质调绘。主要是根据地形,地物以目估或步测距离进行标测,半仪器法 适用于中比例尺的地质调绘,主要是使用罗盘仪测定方位 气压计测定高程,步测或量绳确定距离、仪器法.适用于大比例尺的地质调绘,主要是使用高精度的经纬仪测定方位。水准仪测定高程 卫星定位系统,GPS,根据精度要求选择使用。13,2、5,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的最终产品是图件和文字报告.生产图件的工作方法基本上有两种,一是填图、二是编图、填图与编图不仅是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常用的方法,而且也是在区域地质调绘或地质普查与勘探过程中常用的传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