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地下工程7、3。1、地下车站主体 出入口、风井。通道,地下区间.联络通道等地下工程的详细勘察.除应符合本规范第7、2,3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节规定、7.3。2、地下工程详细勘察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查明各岩土层的分布、提供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所需的基床系数 静止侧压力系数,热物理指标和电阻率等岩土参数 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特殊性岩土及对工程施工不利的饱和砂层 卵石层,漂石层等地质条件的分布与特征 分析其对工程的危害和影响,提出工程防治措施的建议,3。在基岩地区应查明岩石风化程度。岩层层理 片理,节理等软弱结构面的产状及组合形式、断裂构造和破碎带的位置,规模.产状和力学属性.划分岩体结构类型 分析隧道偏压的可能性及危害,4。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按照本规范附录E。附录F进行围岩分级、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分析隧道开挖,围岩加固及初期支护等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防治措施建议。提供隧道围岩加固。初期支护和衬砌设计与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5。对基坑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分析基坑支护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防治措施建议,提供基坑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6.分析地下水对工程施工的影响,预测基坑和隧道突水 涌砂 流土、管涌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7,分析地下水对工程结构的作用。对需采取抗浮措施的地下工程.提出抗浮设防水位的建议.提供抗拔桩或抗浮锚杆设计所需的各岩土层的侧摩阻力或锚固力等计算参数,必要时对抗浮设防水位进行专项研究 8。分析评价工程降水 岩土开挖对工程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周边环境保护措施的建议,9 对出入口与通道,风井与风道,施工竖井与施工通道 联络通道等附属工程及隧道断面尺寸变化较大区段 应根据工程特点、场地地质条件和工程周边环境条件进行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10、对地基承载力.地基处理和围岩加固效果等的工程检测提出建议.对工程结构、工程周边环境、岩土体的变形及地下水位变化等的工程监测提出建议。7、3,3.勘探点间距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地下工程类别及地下工程的埋深.断面尺寸等特点可按表7,3、3的规定综合确定、表7.3,3,勘探点间距 m 7.3,4 勘探点的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车站主体勘探点宜沿结构轮廓线布置,结构角点以及出入口与通道 风井与风道 施工竖井与施工通道等附属工程部位应有勘探点控制,2.每个车站不应少于2条纵剖面和3条有代表性的横剖面。3,车站采用承重桩时 勘探点的平面布置宜结合承重桩的位置布设 4。区间勘探点宜在隧道结构外侧3m,5m的位置交叉布置。5。在区间隧道洞口,陡坡段.大断面 异型断面、工法变换等部位以及联络通道,渡线,施工竖井等应有勘探点控制,并布设剖面、6 山岭隧道勘探点的布置可执行现行行业标准.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的有关规定 7。3,5,勘探孔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满足地基 隧道围岩,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变形计算以及地下水控制的要求,2 对车站工程。控制性勘探孔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不应小于25m或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中等风化或微风化岩石不应小于5m,一般性勘探孔深度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不应小于15m或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中等风化或微风化岩石不应小于3m 3,对区间工程 控制性勘探孔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不应小于3倍隧道直径、宽度。或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中等风化或微风化岩石不应小于5m,一般性勘探孔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不应小于2倍隧道直径、宽度,或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中等风化或微风化岩石不应小于3m 4、当采用承重桩,抗拔桩或抗浮锚杆时 勘探孔深度应满足其设计的要求 5,当预定深度范围内存在软弱土层时.勘探孔应适当加深,7。3.6,地下工程控制性勘探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3,采取岩土试样及原位测试勘探孔的数量.车站工程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 2,区间工程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2、3.7。3。7,采取岩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满足岩土工程评价的要求.每个车站或区间工程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10件,组、且每一地质单元的每一主要土层不应少于6件、组,7。3 8,原位测试应根据需要和地区经验选取适合的测试手段 并符合本规范第15章的规定.每个车站或区间工程的波速测试孔不宜少于3个,电阻率测试孔不宜少于2个、7 3,9.室内试验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6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抗剪强度室内试验方法应根据施工方法,施工条件。设计要求等确定 2。静止侧压力系数和热物理指标试验数据每一主要土层不宜少于3组 3,宜在基底以下压缩层范围内采取岩土试样进行回弹再压缩试验.每层试验数据不宜少于3组。4。对隧道范围内的碎石土和砂土应测定颗粒级配,对粉土应测定黏粒含量.5 应采取地表水.地下水水试样或地下结构范围内的岩土试样进行腐蚀性试验。地表水每处不应少于1组.地下水岩土试样或每层不应少于2组。6,在基岩地区应进行岩块的弹性波波速测试.并应进行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必要时尚应进行软化试验。对软岩,极软岩可进行天然湿度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岩层的试验数据不应少于3组.7.3,10 在基床系数在有经验地区可通过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结合本规范附录H的经验值综合确定 必要时通过专题研究或现场K30载荷试验确定。7.3。11、在基岩地区应根据需要提供抗剪强度指标、软化系数。完整性指数。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等参数 7。3。12。岩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宜通过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结合当地的工程经验综合确定,7。3 13.当地下水对车站和区间工程有影响时应布置长期水文观测孔 对需要进行地下水控制的车站和区间工程宜进行水文地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