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土的分类4、2,1.4 2、8 粉土在原规范和现行的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中。没有进一步划分.本次修订是以塑性指数7为界,划分为黏质粉土和砂质粉土。主要考虑工程性质的差异,在存在地下水时砂质粉土和黏质粉土性状不同,尤其对地下开挖工程的影响 砂质粉土易产生流土等渗流变形,接近粉砂的性状.黏质粉土接近粉质黏土的性状.对条文中粉土划分标准作如下说明。1 在划分相当于粉质黏土和黏质粉土的问题上。一直存在两种意见 有人认为应以塑性指数Ip等于10为界线 同时也有人认为应以塑性指数Ip等于7为界线.两方面都有资料数据和实验结果为依据。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中以塑性指数Ip等于10为界,并将塑性指数Ip小于或等于10的土作为一个不属于黏性土的大类别划分出来.称为粉土,但塑性指数Ip等于7的确也还是一个界线。这可以从液限,ωL、与塑限,ωp 液限、ωL 与塑性指数。Ip 塑限。ωp、与塑性指数,Ip 关系图.长春地质学院学报、工程地质专辑 中,我国黏性土分类的研究、李克骥等著。1988,看出。因此。用塑性指数Ip等于7作为粉土类土的亚类划分界线是完全可以的.2.据统计塑性指数Ip小于7的土、粘粒含量,粒径小于0.005mm,一般小于10。塑性指数Ip小于7的土液化势较高 3 北京市多年来用塑性指数Ip小于或等于7作为界线、划分出黏质粉土和砂质粉土.效果较好.积累了大量的野外鉴别和评价的经验及资料。4、用塑性指数简单易行.可避免繁琐的颗粒分析工作、在有经验的地区可采用颗粒分析资料对粉土进行进一步划分 5.一般在室内试验塑性指数Ip小于3的土的塑性指数已做不出来.故将塑性指数Ip等于3作为粉土与砂类土的界线。其他土类定名与原规范一致。4.2,9,特殊土的划分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填土 在城市中填土分布很广,但规律性很差,成分复杂、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和施工影响很大,在已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 由于对填土重视程度不够和相关措施不到位.工程事故时有发生、湿陷性土 黄土是一种湿陷性土、在我国北方广泛分布的特殊土,主要分布在秦岭.伏牛山以北的华北 西北。东北广大地域.如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存在着湿陷性黄土 膨胀岩土 由于膨胀岩土富含亲水矿物,吸水显著膨胀,软化、崩解,失水急剧收缩,对工程结构和施工往往产生较大影响,高塑性指数的膨胀岩土。在盾构施工时、易形成泥饼、勘察时应高度重视、如在南宁和合肥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中发现了膨胀性岩土,混合土 混合土是指颗粒级配极不连续 主要由黏粒 粉粒。砾粒和漂粒组成,如进行筛分,根据其颗粒组成可定名为碎石土或砂土.再将其细粒部分进行可塑性试验 根据其塑性指数又可定名为粉土或黏性土。这类土的性质。常处于粗粒土和细粒土之间,粗粒土和细粒土在施工中需要采取的工程措施不同、勘察过程中对隧道或基坑开挖不能简单地按照粗粒或细粒土进行评价,污染土、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历史或现状存在一些污染企业,如印染,造纸,制革 冶炼,铸造等 对岩土层产生污染和腐蚀。岩土性状发生变化。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不可避免会穿越城市历史或现状的工业场地。可能分布有污染土层。对于富集有毒成分、包括气体.的土层.对施工与运营安全带来潜在风险,特别是地下线路、在勘察过程中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