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4,湿陷性土12,4,1、本条所列的7个重点是重要的经验总结 现对前三款给予说明 1,土的湿陷性是否显示和显示大小与所施加的压力有密切关系.一般的情况是土的形成时间愈早,使其在浸水时显示湿陷性所需的压力愈大,例如新近堆积黄土、和一般湿陷性黄土,在200kPa的压力下就较充分地显示其湿陷性。较之为老的离石黄土 和、则不然,要它们显示出湿陷性需要较高的压力。而且时代愈早所需的压力愈大 成因与土的湿陷性高低也有一定关系.例如 在形成时代相同的条件下、坡积土的湿陷性一般要比冲积土高 2,地层结构系指不同时代湿陷性土的序列分布及它们与其中的非湿陷性土层的位置关系,包括基岩.砂砾层等下卧地层的深度与起伏。这与湿陷性场地的岩土工程评价.防止湿陷事故与消除湿陷性措施的选取关系密切 3。查明湿陷系数与自重湿陷系数沿深度的变化 既有助于对地基的岩土工程的深入评价、也有助于针对性地选取工程技术措施。图5中所示的是陕北洛川坡头和河南陕县的黄土自重湿陷系数δzs.先期固结压力。也是自重湿陷系数起始压力 Pcw与自重压力P、ow三者沿深度方向变化的比较、可见前者的自重湿陷系数起始压力Pcw到50多米深仍小于自重压力,这与δzs一直大于0 015一致。后者的自重湿陷系数起始压力Pcw 到20多米等于或略小于自重压力P、ow.再深则一直大于自重压力,故可被认为基本上是非自重湿陷性场地、其δzs值的变化与之一致。a.陕北洛川坡头,b,河南陕县图5,黄土δzs,Pcw与P.ow三者沿深度的变化与相互关系的比较P、ow.自重压力,Pcw。先期固结压力 h。深度,δzs、黄土自重湿陷系数12。4.2,本条的特殊要求系基于湿陷性土的特殊结构与该结构的易破坏性.现作如下说明、1,由于湿陷性土的结构易破坏 迄今无论国外或国内 探井仍是采取原状黄土样不可缺少的手段 有时还可以作为主要的手段 2。湿陷性土的地层结构的持续性一般好于其他土类。故勘探点间距可比别的土类的间距大些,同理。不取样的,鉴别 钻孔作用有限。不宜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取土勘探点的比例就应大些或可将所有勘探点当作取土勘探点,以保证满足湿陷性评价的需要.4.为了保证湿陷性评价的准确性、湿陷性土样的质量等级必须是,级、否则可能错误地歪曲或降低地基的湿陷等级,严重时还会将等级本属严重湿陷性的地基错定为非湿陷性或轻微湿陷性地基.对黄土钻探取样必须采用专用的黄土薄壁取土器和相应的钻进取样工艺 见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附录D,12 4。3 由于湿陷性土的特殊性。在浸水情况下强度降低很多,因此对有浸水可能性或地下水位可能上升的工程,除进行天然状态下的试验外、建议进行饱和状态下的压缩和剪切试验,12,4、4。本条中相关款的说明可参阅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条文说明的相关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