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岩土的描述4、3,1。岩石的描述应包括地质年代、名称 风化程度,颜色 主要矿物.结构 构造和岩石质量指标,RQD 对沉积岩应着重描述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 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程度.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应着重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4 3 2。岩体的描述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岩层厚度和结构类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结构面的描述包括类型、性质。产状,组合形式,发育程度,延展情况,闭合程度,粗糙程度 充填情况和充填物性质以及充水性质等,2、结构体的描述包括类型 形状,大小和结构体在围岩中的受力情况等,3,结构类型可按本规范附录C进行分类。4、岩层厚度分类应按表4,3.2的规定执行。表4。3,2 岩层厚度分类4,3 3 对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 级和,级的岩体、鉴定和描述除按本规范第4 3,1条 第4。3、2条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软岩和极软岩 应注意是否具有可软化性,膨胀性 崩解性等特殊性质,2 对极破碎岩体.应说明破碎原因.3,开挖后是否有进一步风化的特性,4。3.4.土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1.碎石土宜描述颜色,颗粒级配,最大粒径。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 风化程度、充填物和充填程度,密实度,层理特征等,2。砂土宜描述颜色,矿物组成 颗粒级配 颗粒形状、细粒含量.湿度.密实度及层理特征等。3 粉土宜描述颜色.含有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及层理特征等,4。黏性土宜描述颜色.状态。含有物,光泽反应、土的结构、层理特征及状态,断面状态等.5 特殊性土除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如对淤泥尚应描述嗅味 对填土尚应描述物质成分,堆积年代 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等,6.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4、3.5.土的密实度可按下列规定划分、1.碎石土的密实度可根据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按表4,3.5。1和表4.3,5、2的规定确定,表中的N,63,5和N.120是根据实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N63、5和N120按本规范附录D中第D.0、2和第D。0、3条的规定进行修正后得到的锤击数、定性描述可按本规范附录D中第D、0,1条的规定执行.表4 3 5.1、碎石土密实度按N 63。5分类注 本表适用于平均粒径小于或等于50mm,且最大粒径小于100mm的碎石土、对于平均粒径大于50mm 或最大粒径大于100mm的碎石土。可用超重型动力触探或用野外观察鉴别.表4 3.5.2,碎石土密实度按N,120分类。2 砂土的密实度应根据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N划分为密实 中密.稍密和松散 并应符合表4,3 5,3的规定、表4,3,5,3、砂土密实度分类 3,粉土的密实度应根据孔隙比e划分为密实。中密和稍密,并符合表4、3.5 4的规定 表4。3,5,4.粉土密实度分类注。当有经验时.也可用原位测试或其他方法划分粉土的密实度、4 3、6,粉土的湿度应根据含水量ω。划分为稍湿 湿和很湿.并符合表4.3、6的规定,表4 3 6,粉土湿度分类4.3。7。黏性土状态应根据液性指数IL划分为坚硬。硬塑 可塑、软塑和流塑,并符合表4 3。7的规定,表4 3、7 黏性土状态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