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路基,涵洞工程7.5、1,路基,涵洞工程勘察包括路基工程、涵洞工程,支挡结构及其附属工程的勘察。路基、涵洞工程勘察除应符合本规范第7、2。3条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本节规定.7、5 2,一般路基详细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1、查明地层结构,岩土性质。岩层产状、风化程度及水文地质特征.分段划分岩土施工工程等级。评价路基基底的稳定性。2,应采取岩土试样进行物理力学试验。采取水试样进行水质分析 7,5.3。高路堤详细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查明基底地层结构。岩土性质,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的形态,查明不利倾向的软弱夹层,并评价其稳定性、2、调查地下水活动对基底稳定性的影响、3 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应布置横剖面,4、应采取岩土试样进行物理力学试验.提供验算地基强度及变形的岩土参数,5,分析基底和斜坡稳定性。提出路基和斜坡加固方案的建议、7。5 4。深路堑详细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1。查明场地的地形,地貌,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地质问题,调查沿线天然边坡、人工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边坡工程对周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2。土质边坡应查明土层厚度 地层结构 成因类型。密实程度及下伏基岩面形态和坡度、3.岩质边坡应查明岩层性质、厚度、成因、节理,裂隙,断层,软弱夹层的分布、风化破碎程度。主要结构面的类型 产状及充填物,4、查明影响深度范围的含水层 地下水埋藏条件 地下水动态。评价地下水对路堑边坡及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需要时应提供路堑结构抗浮设计的建议、5,建议路堑边坡坡度.分析评价路堑边坡的稳定性,提供边坡稳定性计算参数。提出路堑边坡治理措施的建议,6.调查雨期,暴雨量,汇水范围和雨水对坡面,坡脚的冲刷及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7,5。5.支挡结构详细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查明支挡地段地形。地貌,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地层结构及岩土性质。评价支挡结构地基稳定性和承载力、提供支挡结构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提出支挡形式和地基基础方案的建议,2 查明支挡地段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地下水对支挡结构的影响.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7。5,6。涵洞详细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1 查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天然沟床稳定状态,隐伏的基岩斜坡,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2,查明涵洞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必要时进行水文地质试验.提供水文地质参数.3,应采取勘探、测试和试验等方法综合确定地基承载力,提供涵洞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4、调查雨期,雨量等气象条件及涵洞附近的汇水面积。7.5 7 勘探点的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般路基勘探点间距为50m。100m,高路堤.深路堑.支挡结构勘探点间距可根据场地复杂程度按表7、5,7的规定综合确定,表7,5 7 勘探点间距、m 2、高路堤,深路堑应根据基底和边坡的特征。结合工程处理措施、确定代表性工程地质断面的位置和数量。每个断面的勘探点不宜少于3个、地质条件简单时不宜少于2个 3,深路堑工程遇有软弱夹层或不利结构面时。勘探点应适当加密 4 支挡结构的勘探点不宜少于3个。5,涵洞的勘探点不宜少于2个,7.5。8、控制性勘探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3。取样及原位测试孔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土的均匀性和设计要求确定。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2。7.5 9,勘探孔深度应满足下列要求.1,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满足地基 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地基变形计算的要求.2.一般路基的一般性勘探孔深度不应小于5m 高路堤不应小于8m,3、路堑的一般性勘探孔深度应能探明软弱层厚度及软弱结构面产状、且穿过潜在滑动面并深入稳定地层内2m、3m.满足支护设计要求,在地下水发育地段,根据排水工程需要适当加深 4、支挡结构的一般性勘探孔深度应达到基底以下不应小于5m 5,基础置于土中的涵洞一般性勘探孔深度应按表7,5。9的规定确定.表7、5,9,涵洞勘探孔深度,m。注.1.勘探孔深度应由结构底板算起.2。箱型涵洞勘探孔应适当加深 6、遇软弱土层时 勘探孔应适当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