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10,1,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10 1。1、本条对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进行了规定.1,本款参考以下实例 美国贝尔克里铜矿主要用地下开采方式开采富矿。用掘进的废石和贫矿充填 以后扩大露天开采境界 由150m增加到300m开采深度、将地下开采影响较大地段的露天矿边坡角由45、改为38 前苏联柴良诺夫斯基多金属矿,在1951年决定用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其开采深度为305m。343m、在基岩中的露天边坡角取40.41.而与地下巷道投影接触处的边坡角取33.35 另在夫兰克露天采矿场,从边坡底部的一帮进行地下采煤。开采7个月后露天边坡发生了滑落。同时也观察到 滑坡地点往往是在地下有大量采空区的地方,铜山铜矿在铜山采区,露天采场北部边坡下同时用地下开采5号矿体,在露天采场结束后不久、由于地下采空区冒落 导致露天边坡产生大量滑落,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受地下开采影响地段上的露天边坡角、应适当降低 降低多少、应在设计中详细论证,2.在确定露天和地下开采范围时 应避免在地下采空区移动范围内、包括移动线外10m、20m保护带,进行露天开采,否则会因地下开采引起上部岩石移动、降低露天采矿的生产效率,严重影响露天边坡的稳定和经济指标.增加人员和设备的危险性。这里可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1。地下开采选择合理的采矿方法和回采顺序 除缓倾斜矿体允许在留设境界顶柱后用房柱。充填。法进行回采外,倾斜和急倾斜的矿体只能用充填法 最好胶结充填。进行回采。矿岩均稳固时 采用空场法、留矿法,嗣后充填 矿岩中等稳固时,可采用分段充填法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矿岩均不稳固时、采用下向充填采矿法,如果不采用胶结充填而用废石或尾砂充填 就要保留大量矿柱,等到露天开采结束后才能回采,2 避免形成地压集中,地压集中会影响露天与地下的生产安全。露天开采保持与地下开采有一定的超前安全距离。80m、100m 露天坑底与地下采场之间留有必要的境界顶柱和矿房间矿柱 3 加强监测,建立必要的岩体移动观察队伍、掌握一定的岩移观测手段。随时掌握地下采空区上覆岩层的移动规律 确保露天边坡和生产作业的安全、3、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时、必将增加双方的不安全因素 一方面是地下开采将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露天采场的岩石移动。从而影响露天边坡的稳定.或给穿孔爆破.电铲作业及道路和铁路运输造成困难,另一方面是露天大爆破也会影响地下巷道和采场顶板的稳定性、导致顶板冒落和泥石流灌入,从而危及人员和设备安全.甚至会因泥浆灌入而导致地下采区停产 因此,应合理选择地下开采的采矿方法和回采顺序.在露天采场下部进行地下开采作业与在建筑物下开采的情况类似,只要采取适当的采矿方法。如采用不回采矿柱采矿法、或只回采矿房的密实水砂充填采矿法、或水砂充填矿房、胶结充填矿柱的联合采矿法、并合理安排露天与地下各采区间的回采顺序,如地下开采回采露天矿边坡下的残留矿体时,采取沿走向由矿体两端向边坡后退方式进行。使边坡附近的塌落漏斗逐渐发展。最终形成条带状的宽崩落区 以保护露天矿下部台阶不受塌落岩石的威胁.控制露天爆破一次起爆药量.将对露天边坡的稳定起很大作用,我国铜山铜矿和原苏联吉申斯基多金属矿等均有这方面的例子,10,1。2.本条对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的回采顺序进行了规定.1、本款规定是为了减少露天与地下开采的相互干扰。2。本款规定是为了提高矿石回收率.减少顶柱回采的不便,地下采用胶结充填回采.可先期开采露天坑底下部的矿段、形成的充填顶板作为露天坑底。充填应做好接顶工作 避免形成较大空洞,10.1,4,当露天与地下在同一垂直面 即上。下区域基本对应 同时作业时.露天和地下的爆破震动等必然使上,下相互影响,从安全角度上应通过岩石力学计算来确定上 下作业面垂直间距,但最小不应小于50m、10。1,5.在有条件且经济合理时 应尽可能将露采采出的矿石通过溜井下放到井下.通过地下运输系统运至选矿厂,如平硐开拓运输方案。集中胶带运输方案等,这样有利于降低露采.特别是深部,的矿石运输成本,节省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