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开拓运输7。4.1。本条第3款所规定的、矿岩运距小于3000m、是根据国内外露天矿山的实际情况总结制定的。当矿岩运距大于3000m 采用单一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时,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7,4 5,近年来,国内外大型露天矿山大多采用公路一半移动式或固定式破碎站一带式输送机联合开拓运输方案 甚至已采用铁路开拓运输的矿山也改为这样的开拓运输方式、如智利的ESCONDIDA,COLLAHUASI等大型铜矿均采用了公路一半移动式或固定式破碎站一带式输送机联合开拓运输方式,7,4,8。本条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制定,道路等级的采用、要有一定的灵活性。除考虑交通量指标外。还应从实际出发,根据道路性质及服务年限,车型。开采条件,地形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提高或降低道路等级 例如、按交通量可采用二级露天矿山道路。若交通量接近上限,且道路服务年限较长,矿山开采条件及地形条件较好。剥离量及道路工程量增加不多的前提下、可将道路等级提高到一级,反之。可降低道路等级.公路开拓线路分为生产干线,生产支线和联络线 生产干线 采场各开采工作面通往选矿厂或卸矿点 废石的共同道路.生产支线,采场各开采工作面或废石场各排土水平与生产干线连接的道路 以及由一个台阶直接到卸矿点或排土场的道路、联络线、露天矿生产所用自卸汽车的其他道路。7 4.9,本条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制定的 计算最小圆曲线半径的横向力系数μ值 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并结合矿山自卸汽车运输行车速度低 基本上是货运等特点而确定的,一般情况下.采用最大μ值为0,22。在条件允许时、露天矿山道路的圆曲线宜采用较大半径以提高道路使用质量.7。4。10.本条参考国内外露天矿山生产实际而制定。最大纵坡是为了使卡车按一定速度在该坡道上行驶的设计控制值、是一般情况下的极限值、在满足开采工艺和工程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最大纵坡应尽量少用或不连续使用、重车下坡运行时.纵坡过大将带来安全隐患.为此规定重车下坡地段。最大纵坡相应减少1、7,4.11、缓和坡段对下坡车辆起减速安全的作用,对上坡起加速的作用.根据理论分析。缓和坡段的坡度不应大于3.表7,4、11,2所列的缓和坡段最小长度是指地形条件困难路段。并考虑到露天矿山道路特点予以适当降低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缓和坡段长度应大于表列数值,7,4。12、为确保露天矿道路的质量,减少汽车的燃油和轮胎消耗及零部件的损伤、提高汽车运行速度和生产效率以及运输经济效益。大型露天矿山普遍采用了机械化养路.因汽车及养路机械的宽度规格较多。本条所确定的大型汽车路面.路肩宽度,是根据国内外不同汽车类型及与之相匹配的养路设备作业宽度制定的、比现行国家标准.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22规定的路面宽度有所加大,7 4,14,经验证明、矿山运输用道路路面应选择泥结碎石路面、使用沥青或混凝土路面,不仅造价昂贵而且效果不好、一是当车辆撒料时。遇水后容易使轮胎打滑发生事故 二是路面破损后不易修复 特别是在坡道上更不应使用、7.4、15、在急弯、陡坡 危险地段设置警示标志、目的是提醒车辆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防止车辆冲出路面而发生坠车事故.在急弯.陡坡 高路堤。填土高度4m以上、视距不足和地形险峻的路段 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安全设施。常用的安全设施有。墙式护栏,路肩防护堆等。并设有必要的交通警示标志,为保证露天矿山运输行车安全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的有关规定、本条规定为强制性条文 7 4,16.有色金属矿山一般不需要验算车流密度 但在行车密度大的咽喉路段,应对车流密度进行校验 校验时 应考虑足够的安全距离,因此本条规定车辆间隔应按制动距离加10m,20m安全间隔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