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充填采矿法9.5、1、充填采矿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充填采矿法宜用于矿石价值高 地表需要保护。矿体形态复杂.矿岩稳固性较差等条件的矿床,2 在充填采矿法设计中、宜增大分层高度、有条件时。应采用空场采矿法嗣后充填。3.阶段回采顺序宜为自上而下回采.当采用上向充填法时、可采用自下而上的阶段回采顺序。当矿体垂深大。可上 下分区同时回采。4,采用充填采矿法开采缓倾斜相邻矿脉。应先采下盘矿脉。后采上盘矿脉,下盘采场应充填接顶 5,矿柱回采应与矿房回采同时设计、矿房已胶结充填的间柱,宜采用分层充填或嗣后充填采矿法回收.顶底柱宜用分层或进路充填法回收,6,充填采矿法的矿石回采率、中厚及厚矿体不应小于90。薄矿体不应小于85。深井极厚大矿体可适当降低,9。5 2、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宜用于矿岩中等以上稳固的矿体,当矿岩不稳固时,宜采用上向进路式充填采矿法、2、点柱式充填法宜用于矿岩中等以上稳固,矿石价值中等以下的倾斜厚矿体 3,点柱式充填法的壁柱宽度宜为4m.6m、点柱直径宜为4m 5m.采场内点柱总面积不宜超过采场总面积的10,4,上向充填法应采用一房一柱的两步骤回采顺序。矿山地压大。矿岩不够稳固的厚大矿体宜采用一房二柱,一房三柱,特厚矿体可采用一房多柱的多步骤回采布置。狭长的单独矿体可全走向一步骤回采。5,采场控顶高度不宜大于4,5m,当采场有撬毛台车或服务台车可保证作业安全时.控顶高度可增至6m,8m,6,采用人工间柱上向分层充填法采矿时,相邻采场应超前一定距离,7.当采场跨度和采空高度较大,或局部地段矿岩不稳固时 应采取加固采场顶板的措施,8,上向充填采矿法胶结充填体设计强度应满足矿柱回采时自立高度的要求,并应能承受爆破震动的影响。9,回收底柱的采场.应在底柱上构筑厚度不小于0.4m、强度不小于15MPa的钢筋混凝土或厚度大于5m,强度大于5MPa,底板上铺设钢筋网的砂浆胶结料隔离层,回收间柱的采场宜用空场法嗣后胶结充填先采间柱、干式充填法可在矿房邻间柱一侧构筑混凝土隔墙.10 采用干式或尾砂充填时 宜在每分层充填面上铺设厚度不小于0。15m,强度不低于15MPa的混凝土垫层 采用低强度胶结充填时.每分层充填面上宜铺设厚度不小于0、3m、强度不低于3MPa的胶结充填体,11,布置在脉内的采场顺路溜井不宜少于2个,直径应大于矿石最大块度的3倍 且不得小于1.5m。9。5。3 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下向充填采矿法宜用于矿岩极不稳固,矿石价值较高 用上向进路充填法难以开采的矿体,2,回采进路的规格宽宜为3m,5m 高宜为2m 5m 3 当回采进路采用倾斜布置时,倾斜分层的倾角宜大于胶结充填料的自流坡面角。自流坡面角宜取6,8,4,分层假顶应充填完整坚实 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不应小于3MPa.9.5、4 削壁充填采矿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削壁充填采矿法宜用于形态较稳定.矿石和围岩界线清楚。价值较高的极薄矿脉 2 削壁充填采矿法回采矿石和崩落围岩的顺序应根据矿岩稳固性确定.当围岩稳固性较好时。宜先采矿石、后崩落围岩。当围岩稳固性较差时。宜先崩落围岩.后采矿石,3、开采急倾斜矿体时,采场崩矿前应铺设垫板或垫层。4、开采缓倾斜矿脉时 采场应用大块废石砌筑挡墙接顶、挡墙至工作面的距离不应大于2 5m,9,5.5、嗣后充填采矿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嗣后充填采矿法可用于采用分段采矿法,分段空场采矿法,阶段空场采矿法回采后,地表需要保护或间柱需要回收的矿床、2、嗣后充填应采用高效率的充填方式、当矿柱需要回收时,充填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自立高度 3。当充填体需要为相邻矿块提供出矿通道或底柱需要回收时,充填体底部应采用高灰砂比胶结充填、充填体强度应大于5MPa、4,当矿柱不需要回收作为永久损失时。采空区宜采用非胶结充填、5.采场充填前,在采场内应事先布置泄水管道.下部通道口应构筑稳固的滤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