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矿床疏干5、3,1、下列情况宜采取预先疏干措施.1.矿体或直接顶,底板为富水性较强,水头较高的含水层。在采掘过程中可能出现突然涌水.不能保证矿井正常掘进和生产安全,2,矿体间接顶板存在含水丰富。水头高的含水层 采动后可能导通含水层、3。矿体间接底板存在含水丰富,水头高的含水层.采掘过程中可能引起底鼓和突水.4,矿体直接顶板或位于开采错动范围内的间接顶板为流砂层。采掘过程中可能出现涌水 涌砂、5、地下水影响露天边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改变、稳定性降低。边坡可能发生严重崩塌或滑坡.不能保证正常生产。5。3,2,矿床疏干应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地下水位的降落曲线应低于相应时期被保护地段采掘工作面标高、5。3,3 矿床疏干方案应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行的方案 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5 3。4、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采用地面深井疏干。1 含水性较强.岩溶裂隙发育的岩溶含水层、裂隙特别发育的裂隙含水层及第四系砂砾含水层,渗透性好,有良好的补给条件,2 无有效隔水层或弱含水层可供地下疏干开拓利用的地下矿山,3、开采深度不大的露天矿山。4,矿层及其顶 底板均为含水丰富 渗透性强的含水层、5,3。5 地面深井疏干系统的位置宜布置在地下开采错动范围或露天开采最终境界以外20m 50m、矿体分布范围广时可分期布置。深井系统移设的距离应满足相应时期对疏干的要求。5。3、6 深井孔位宜选择在含水性相对较强 含水层厚度较大、隔水底板低洼部位 对非均质的岩溶或裂隙含水层。每个深井宜布置2个.4个井位选择孔.5、3.7,深井系统水泵备用及检修台数宜为工作台数的25.30、当正常工作台数小于10台时,备用和检修台数宜为工作台数的50.5,3、8,下列情况宜采用地下疏干。1,可用平窿自流排水疏干的矿山,2,需疏干的含水层渗透性较差。含水性很不均一或疏干深度较大,3,露天开采矿山.上部存在渗透性良好的砂砾含水层 且有地表水强烈补给、5,3,9 地下疏干的矿山应超前于一个生产阶段。疏干巷道的布置应与开拓 采准巷道相结合、采用一段疏干方式时 疏干阶段的标高不应低于强含水带的下部界限、5。3.10。专用的疏干巷道应布置在岩石比较稳固的隔水或弱含水层中、下列情况可布置在强含水层中,1,矿体及其顶,底板无隔水或弱含水层.2.矿体及其顶底板隔水或弱含水层工程地质条件差。3 需加强疏干强度 4、可用平窿自流疏干,5,3、11 存在突水危害的矿山应设计地下水位观测孔 观测孔开孔直径应大于91mm,终孔直径不得小于75mm。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采用预先疏干或防渗帷幕的矿山、应设计系统的地下水观测网、观测网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观测网应由2条以上剖面组成 每条剖面上的观测孔不应少于3个.2,重点观测区应为采掘范围.最远的观测孔不宜超过预计的疏干漏斗边缘。3、应能控制对矿坑充水有影响的含水层和地表水体附近地下水的动态变化,4。岩溶塌陷矿区 应兼顾重要工业及民用建筑物。构筑物地下水动态变化的观测,5 采用防渗帷幕的矿山,应在帷幕内 外布置观测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