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充填采矿法9。5,1,充填采矿法随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采空区用充填料充填。充填的作用除用来防止由采矿引起的岩层大幅度移动,地表沉陷外、在充分回收矿产资源特别是高品位矿石、保护生态和环境以及矿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对深井开采和极复杂矿床开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国家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日益重视。充填采矿法的比重呈不断增长的趋势.1、充填采矿法主要适用于下列矿床,矿体的上。下盘围岩不稳固或者矿石.围岩都很破碎的矿床 矿体形态很不规则,厚度.倾角变化大,分枝复合现象严重。含夹石多的矿床,地表有河流,湖泊。农田。铁路和建筑物.构筑物等需保护的矿床 开采有内因火灾或有放射性危害的矿床,若贫矿在上部。富矿在下部、需优先开采富矿的矿床,矿石品位高的富矿、稀有.贵重金属矿床。矿体垂深很大.需在垂直方向上分数区段同时开采的矿床,因某种原因,需由下而上回采推进的矿床,3。采用上向充填法时 阶段回采顺序通常采用自下而上回采,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大阶段高度、减少顶。底柱的比例,提高矿石回采率,有利于采用掘进废石充填采空区,减少废石出窿量.4、本款规定的开采顺序主要是考虑下盘矿脉采场顶板的稳定、如先采上盘采场.充填后再采下盘采场,下盘采场是在顶板已受扰动的条件下,再加上充填料的重载,其顶板稳定条件较差,维护时也较困难,特别是当顶板岩层不够稳固时,对安全作业更不利,因此,缓倾斜相邻矿脉应先采下盘矿脉。9、5,2、本条对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进行了规定.1,上向充填法适用矿岩中等以上稳固条件 是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因为该采矿方法的作业工人是在顶板矿岩暴露面下完成各项作业的,如矿岩不稳固.则往往出现顶板冒落,伤人停产等事故 当矿石不稳固.采场顶板允许暴露面积小,采用上向进路充填可减少顶板的跨度 提高回采作业的安全性、2 3,点柱充填宜用于矿石价值中等以下、矿体厚度大。可单步骤回采的倾斜以下矿体,点柱的直径应根据矿山具体经验 结合岩石力学试算和矿石回采率的要求等确定,点柱总面积一般不超过采场总面积的10。4。房与柱的配合布置方式主要是从地压管理的角度出发、根据国内外生产矿山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5,采场控顶高度不宜大于4.5m,是指操作人员站在采场,用撬棍处理顶板松石和观察检查维护顶板的最大高度,当超过这一高度时,检查 维护将很困难。采场配有撬毛台车或服务台车时,控顶高度可达6m、8m、8。上向胶结充填体强度的要求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采用胶结充填法的目的主要是充填采空区。最大限度地减少周围岩体的变形位移和保护资源.减少空区周边矿体开采时的损失,充填体的强度需要满足相邻矿体开采时 充填体能保持自稳。经受爆破震动波和冲击波的影响 10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矿山普遍采用充填面上铺垫层、目的是为了减少采场出矿的贫化与损失,11,脉内顺路溜井宜设置两个,因只有一个溜井、当矿石崩下将溜井口盖没后,井口周围的矿石无法出矿、尤其是采用前端装载的铲运机和装运机时,更是无法卸矿。除非以溜井为界分区崩矿、但加大了采场管理难度、9,5 3 本条第2款 回采进路的规格应根据矿体厚度和所选用的设备确定,一般情况下.用电耙出矿时.回采进路的规格宽宜为3m,4m,高为2m、4m。铲运机出矿时,宽宜为4m 5m。高为3m。5m 9,5.4.本条第3款,开采急倾斜矿体时 采场崩矿前铺设垫板是为了减少矿石损失。贫化、垫板可采用木板、铁板 胶带。水泥砂浆或混凝土。9,5,5、本条对嗣后充填采矿法进行了规定、1,嗣后充填采矿法是采用空场法回采后对采空区进行嗣后充填处理、实际上就是空场采矿法与充填采矿法的联合开采 空场法回采后留有较大的采空区。存在冒落的隐患。对采空区进行嗣后充填,利用充填体对矿岩的支撑作用可最大限度地保证矿山生产安全,同时有利于回收矿柱和减少贫化损失,采用嗣后充填将废石、尾砂回填至采空区中,可减少矿山开采产生的废石。尾砂对地面环境的影响.是今后地下采矿的发展趋势,2.嗣后充填一次充填量大、为了缩短采空区的暴露时间,因此规定嗣后充填应采用高效率的充填方式 充填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自立高度,是为了相邻采场回采过程中不因充填体的塌落造成损失贫化,保证回采过程的安全、4.根据空场采矿法回采工艺的不同.嗣后充填可分为胶结充填和非胶结充填、一般情况下 应尽量采用非胶结充填。以降低充填作业成本,当矿柱需要回收时,采用非胶结充填 矿房充填体会垮落 因此规定当矿柱不需要回收作为永久损失时。采空区宜采用非胶结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