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9,3.矿床开拓9,3。1,开拓井巷位置及井口工业场地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竖井 斜井、平硐位置。宜选择在资源储量较集中、矿岩运输功小,岩层稳固的地段。宜避开含水层,断层 岩溶发育地层或流砂层。并应布置工程地质检查孔、斜井和平硐的工程地质检查孔应沿纵向布置 2,竖井,斜井,平硐,斜坡道等井口的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1m以上 3.每个矿井应至少有两个独立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间距不应小于30m,大型矿井 矿床地质条件复杂,且走向长度,翼超过1000m时,应在矿体端部增设安全出口,4,进风井宜位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进入矿井的空气不应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回风井宜设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排出的污风不应对矿区环境造成危害、放射性矿山出风井与入风井的间距应大于300m、5.井口工业场地应具有稳定的工程地质条件。应避开法定保护的文物古迹、风景区、内涝低洼区和采空区、且不应受地面滚石,滑坡,山洪暴发和雪崩的危害、井口工业场地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6,井口工业场地布置应合理紧凑 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农田和耕地、对有可能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应适当留有发展余地,7、位于地震烈度6度及以上地区的矿山.主要井筒的地表出口及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 构筑物应进行抗震设计,9 3、2、平硐开拓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矿体或相当一部分矿体赋存在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时,宜采用平硐开拓 2.采用平硐集中运输时.宜采用溜井下放矿石、当生产规模小,溜井设施等工程量大,矿石有粘结性或岩层不适宜设置溜井时 可采用竖井.斜井下放或无轨自行设备直接运出地表,3,当双轨运输主平硐较长。岩层不稳固、且无其他条件制约时。宜采用单轨双平硐开拓。4、确定主平硐断面时.应满足通过坑内设备材料最大件及有关安全间隙的要求、9 3。3 斜井开拓应符合下列规定,1、埋藏深度小于300m的缓倾斜或倾斜中厚以上矿体、宜采用下盘斜井开拓,矿体走向较长、埋藏深度小于200m的急倾斜矿体、可采用侧翼斜井开拓,形态规整 倾角变化较小的缓倾斜薄矿体、宜采用脉内斜井开拓,2,下盘斜井井筒顶板与矿体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5m,脉内斜井井筒两侧保安矿柱的宽度不应小于8m 3,串车斜井不宜中途变坡和采用双向甩车道、当需要设置双向甩车道时,甩车道岔口间距应大于8m 4,斜井下部车场应设置躲避硐室。5,行人的运输斜井应设人行道,人行道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0m.有效净高不应小于1。9m 斜井坡度为10,15。时应设人行踏步.15、35,时应设踏步及扶手 大于35、时应设梯子,有轨运输的斜井,车道与人行道之间应设隔离设施,6,斜井有轨运输设备之间 以及运输设备与支护之间的间隙不应小于0,3m,带式输送机与其他设备突出部分之间的间隙不应小于0.4m、9,3 4 斜坡道开拓应符合下列规定,1,开拓深度小于300m的中小型矿山可采用斜坡道开拓、且斜坡道应位于岩石移动范围外 条件许可时.宜采用折返式布置.2、斜坡道的坡度,用于运输矿石时不宜大于12、用于运输设备 材料时不宜大于15 弯道坡度应适当降低、3。斜坡道长度每隔300m,400m。应设坡度不大于3、长度不小于20m并能满足错车要求的缓坡段,4 大型无轨设备通行的斜坡道干线转弯半径不宜小于20m,阶段斜坡道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m,中小型无轨设备通行的斜坡道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0m。曲线段外侧应抬高。变坡点连接曲线可采用平滑竖曲线.5,斜坡道应设人行道或躲避硐室 人行道宽度不得小于1.2m,人行道的有效净高不应小于1,9m,躲避硐室的间距.在曲线段不应超过15m.在直线段不应超过30m 躲避硐室的高度不应小于1,9m.深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1 0m、6。无轨运输设备之间,以及无轨运输设备与支护之间的间隙不应小于0 6m,7.斜坡道路面宜采用混凝土,沥青或级配合理的碎石路面,9.3.5.竖井开拓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矿体赋存在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井深大于300m的急倾斜矿体或倾角小于20。的缓倾斜矿体。宜采用竖井开拓 2 当主井为箕斗井,并与选厂邻近时.应将箕斗卸载设施与选厂原矿仓相连,3,井深大于600m,服务年限长的大型矿山 主提升竖井可分期开凿 一次开凿深度的服务年限宜大于12年,4。装有两部在动力上互不依赖的罐笼设备 且提升机均为双回路供电的竖井可作为安全出口,不设梯子间。其他竖井作为安全出口时 应设装备完好的梯子间,9、3,6,矿床开拓方案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开拓方案应根据矿床赋存特点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矿床勘探程度、矿石储量等、结合地表地形条件。场区内外部运输系统,工业场区布置 生产建设规模等因素,对技术上可行的开拓方案进行一般性分析、并应遴选出2个.3个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2,矿体埋藏深或矿区面积大,服务年限长的大型矿山、可采用分期开拓或分区开拓 3 根据矿床赋存条件 地形特征、勘探程度等因素,结合采矿工业场地的布置要求 采用单一开拓方式在技术,经济上不合理时,可采用联合开拓方式.9。3.7 阶段高度应根据矿体赋存条件,矿体厚度.矿岩稳固程度。采掘运设备,生产规模,采矿方法等因素 经综合分析比较确定、也可按下列规定选取,1 缓倾斜矿体 阶段高度可取20m.35m 2 急倾斜矿体,阶段高度可取40m,60m.3。开采技术条件好 采掘运装备水平高。采用无底柱崩落法 大直径深孔采矿法和分层充填法的矿山、阶段高度可取80m,150m 9,3、8、水平运输巷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运输巷道宜布置在稳固的岩层中、宜避开应力集中区和含水层 断层或受断层破坏的岩层,岩溶发育的地层和流砂层中,2。运输巷道宜布置在矿体下盘。当下盘工程地质条件差、或其他原因不能布置在下盘时,可布置在上盘,3.运输巷道应设人行道.人行道有效净高不应小于1,9m。人力运输巷道的人行道有效宽度不应小于0。7m、机车运输巷道的人行道有效宽度不应小于0,8m,调车场及人员乘车场,两侧人行道的有效宽度均不应小于1 0m,井底车场矿车摘挂钩处应设2条人行道,每条净宽不应小于1、0m、带式输送机运输巷道的人行道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0m,无轨运输巷道的人行道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2m。4 有轨运输巷道运输设备之间.以及运输设备与支护之间的间隙不应小于0、3m,带式输送机与其他设备突出部分之间的间隙不应小于0,4m 无轨运输巷道运输设备之间。以及无轨运输设备与支护之间的间隙不应小于0,6m,5.有自燃发火可能性的矿井,主要运输巷道应布置在岩层或者不易自燃发火的矿层内.并应采取预防性灌浆或其他有效的预防自燃发火的措施.9.3 9,主溜井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溜井通过的岩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年通过量1000kt以上的矿山.主溜井数量不宜少于2条,2.主溜井宜采用垂直式 单段垂高不宜大于200m,分支斜溜道的倾角应大于60、溜井直径不应小于矿石最大块度的5倍、但不得小于3m,3,主溜井装矿硐室应设置专用安全通道 4,主溜井应设置专用的通风防尘设施.其污风应引入回风道,5.含泥量多,粘结性大或含硫高、易氧化自燃的矿石、不宜采用主溜井,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