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井下排水18 2、1。井下排水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矿井较浅.开采阶段数不多的矿山宜采用一段排水,2,矿井较深.开采阶段数多,上部阶段涌水量大,下部涌水量小的矿山宜采用分段排水,3 矿井较深,涌水量较大。服务年限较长的矿山.排水方式应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18、2。2、井下排水正常涌水量的计算应包括井下生产废水,18,2.3、井下排水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井下主要排水设备应至少由同类型的3台泵组成、工作水泵应能在20h内排出一昼夜的正常涌水量,除检修泵外,其他水泵应能在20h内排出一昼夜的最大涌水量。2,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有突水危险的矿山 可根据情况增设抗灾水泵或在主排水泵房内预留安装水泵的位置、3,确定水泵扬程时 应计入水管断面淤积后的阻力损失.较混浊的水,应按计算管路损失的1,7倍选取,清水可按计算管路损失选取、4,排水泵宜采用无底阀排水 其吸上真空度不应小于5m、并应按水泵安装地点的大气压力和温度进行验算。5.主排水泵应选择先进节能的排水设备、6,pH值小于5的酸性水、可采取防酸措施或采用耐酸泵,7.主排水泵房内的闸阀宜选用电动闸阀 18.2.4、井下水泵房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要水泵房应设在井筒附近.井下主变电所宜靠近主要水泵房布置,2.井底主要泵房的通道不应少于2个、其中一个应通往井底车场.通道断面应能满足泵房内最大设备的搬运 出口处应装设防水门。另一个应采用斜巷与井筒连通。斜巷上口应高出泵房地面7m以上.泵房地面标高除潜没式泵房外。应高出其入口处巷道底板标高0,5m,3,水泵宜顺轴向单列布置,水泵台数超过6台,泵房围岩条件较好时。可采用双排布置、4,水泵机组之间的净距离宜为1 5m,2m 基础边缘距墙壁的净距离,吸水井侧宜为0,8m.1m,另一侧宜为1、5m,2m、大型水泵机组之间的净距离可根据设备要求进行调整。5 泵房地面应向吸水井或水窝有3。的排水坡度 6。泵房高度应满足安装和检修时起吊设备的要求、18 2.5 主要水泵房水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仓应由2个独立的巷道系统组成,2.一般矿井主要水仓总容积应能容纳6h.8h的正常涌水量、涌水量较大的矿井,每个水仓的容积应能容纳2h.4h的井下正常涌水量,3。水仓进水口应有箅子 4,水仓顶板标高不应高于水仓入口处水沟底板标高.水仓高度不应小于2m、18.2 6.当水泵电动机容量大于100kW时,主要水泵房应设置起重梁或起重机,并应敷设轨道与井底车场连通。起重设备应能满足水泵 阀门和排水管路安装和检修要求,18 2.7.井下主排水管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井筒内应有工作和备用的排水管,工作水管的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工作和备用水管的总能力应能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排水管宜选用无缝钢管、管径宜按水流速度1,2m、s,2,2m s选择 最大不应超过3m.s。管壁厚度应根据压力大小选择.竖井井筒中的排水管路较长时、宜分段选择管壁厚度 3。排水水质pH值小于5时,排水管道应采取防酸措施,18.2、8,井下主排水管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泵房内排水管道最低点至泵房地面净空高度不应小于1.9m。并应在管道最低点设放水阀 2,管子斜道与竖井相联的拐弯处 排水管应设弯管支承座。竖井中的排水管每隔150m,200m应装设直管支承座.竖井管道间内应留有检修及更换管子的空间,3、管道沿斜井敷设。宜架设在人行道一侧。管径小于200mm时,可固定于巷道壁上,管径大于200mm时.宜安装在巷道底板专用的管墩上 4。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通过钻孔下排水管路排水、18、2 9,有提升设备的竖井及斜井井筒井底水窝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2台水泵.其中应1台工作 1台备用。2.水泵能力应在20h内排出水窝24h积水量,3 井底水窝排水泵宜选用潜污泵,并应采用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