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10,1。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10、1 1、本条对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进行了规定,1,本款参考以下实例 美国贝尔克里铜矿主要用地下开采方式开采富矿、用掘进的废石和贫矿充填。以后扩大露天开采境界。由150m增加到300m开采深度、将地下开采影响较大地段的露天矿边坡角由45,改为38、前苏联柴良诺夫斯基多金属矿、在1951年决定用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其开采深度为305m。343m,在基岩中的露天边坡角取40。41 而与地下巷道投影接触处的边坡角取33,35 另在夫兰克露天采矿场 从边坡底部的一帮进行地下采煤.开采7个月后露天边坡发生了滑落。同时也观察到,滑坡地点往往是在地下有大量采空区的地方、铜山铜矿在铜山采区 露天采场北部边坡下同时用地下开采5号矿体。在露天采场结束后不久、由于地下采空区冒落.导致露天边坡产生大量滑落.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受地下开采影响地段上的露天边坡角,应适当降低.降低多少 应在设计中详细论证,2。在确定露天和地下开采范围时,应避免在地下采空区移动范围内。包括移动线外10m.20m保护带、进行露天开采,否则会因地下开采引起上部岩石移动.降低露天采矿的生产效率、严重影响露天边坡的稳定和经济指标 增加人员和设备的危险性,这里可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1。地下开采选择合理的采矿方法和回采顺序、除缓倾斜矿体允许在留设境界顶柱后用房柱。充填,法进行回采外、倾斜和急倾斜的矿体只能用充填法 最好胶结充填 进行回采,矿岩均稳固时。采用空场法。留矿法.嗣后充填.矿岩中等稳固时。可采用分段充填法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矿岩均不稳固时、采用下向充填采矿法,如果不采用胶结充填而用废石或尾砂充填、就要保留大量矿柱、等到露天开采结束后才能回采.2 避免形成地压集中。地压集中会影响露天与地下的生产安全、露天开采保持与地下开采有一定的超前安全距离,80m,100m,露天坑底与地下采场之间留有必要的境界顶柱和矿房间矿柱,3,加强监测、建立必要的岩体移动观察队伍.掌握一定的岩移观测手段,随时掌握地下采空区上覆岩层的移动规律 确保露天边坡和生产作业的安全。3.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时,必将增加双方的不安全因素.一方面是地下开采将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露天采场的岩石移动.从而影响露天边坡的稳定.或给穿孔爆破,电铲作业及道路和铁路运输造成困难 另一方面是露天大爆破也会影响地下巷道和采场顶板的稳定性,导致顶板冒落和泥石流灌入。从而危及人员和设备安全,甚至会因泥浆灌入而导致地下采区停产、因此,应合理选择地下开采的采矿方法和回采顺序.在露天采场下部进行地下开采作业与在建筑物下开采的情况类似,只要采取适当的采矿方法,如采用不回采矿柱采矿法,或只回采矿房的密实水砂充填采矿法,或水砂充填矿房。胶结充填矿柱的联合采矿法、并合理安排露天与地下各采区间的回采顺序 如地下开采回采露天矿边坡下的残留矿体时,采取沿走向由矿体两端向边坡后退方式进行,使边坡附近的塌落漏斗逐渐发展,最终形成条带状的宽崩落区.以保护露天矿下部台阶不受塌落岩石的威胁,控制露天爆破一次起爆药量,将对露天边坡的稳定起很大作用,我国铜山铜矿和原苏联吉申斯基多金属矿等均有这方面的例子、10.1。2.本条对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的回采顺序进行了规定 1,本款规定是为了减少露天与地下开采的相互干扰,2,本款规定是为了提高矿石回收率、减少顶柱回采的不便、地下采用胶结充填回采,可先期开采露天坑底下部的矿段.形成的充填顶板作为露天坑底.充填应做好接顶工作、避免形成较大空洞.10、1 4,当露天与地下在同一垂直面。即上.下区域基本对应 同时作业时 露天和地下的爆破震动等必然使上。下相互影响.从安全角度上应通过岩石力学计算来确定上。下作业面垂直间距.但最小不应小于50m 10、1,5,在有条件且经济合理时,应尽可能将露采采出的矿石通过溜井下放到井下,通过地下运输系统运至选矿厂.如平硐开拓运输方案,集中胶带运输方案等。这样有利于降低露采,特别是深部,的矿石运输成本、节省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