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井下工程稳定性评价6、3、1,本条岩体完整性是指岩体中各种节理,片理 断层等结构面的发育程度、主要考虑结构面的组数,密度和规模,结构面的产状 组合形态及与硐壁的关系.结构面的强度。结构面分布规律和特征.6,3.2,工程地质分析方法主要是依据工程地质勘查成果.与工程地质条件、工程特点,施工方法类似的工程对比 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数值分析方法常用有限单元法,边界单元法.离散元法,有限差分法等。本条表6,3,2中岩体的基本质量级别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确定 见表1、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应根据分级因素的定量指标Rc的兆帕数值和岩体完整性系数Kv按下式计算,表1.岩体基本质量分级。使用式,1。时.应遵守下列限制条件。当Rc、90Kv,30时、应以Rc。90Kv。30和Kv代入计算BQ值,当Kv,0,04Rc、0,4时 应以Kv.0。04Rc,0,4和Rc代入计算BQ值。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指标应采用岩体完整性指数、Kv、Kv应采用实测值 当无条件取得实测值时,也可用岩体体积节理数,Jv,按表2确定对应的Kv值。表2,Jv与Kv对照 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与定性划分的岩体完整程度的对应关系 可按表3确定,表3、Kv与定性划分的岩体完整程度的对应关系6,3.4,矿石可崩性的经验图表评价方法有南非Laubscher经验图表法和Mathews稳定性、可崩性.图表法,一般情况下 采用自然崩落法开采的矿山应进行矿岩可崩性的系列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