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焦炉及干熄焦设备7、1,焦.炉7。1。1.本条是在原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引进的7。63m焦炉和我国自行设计的7m顶装焦炉、6,25m捣固焦炉以及其他成熟焦炉的经验而修订的,1 项次1、1,1 2.的内容包括焦炉砌筑时全部测量放线的要求.测量放线的精确性是保证焦炉砌筑质量的关键.也是保证焦炉炉体各部位尺寸正确的基础,因此.测量放线是焦炉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应认真检查执行,2 项次1,7,在控制和保证各孔道中心线间间距的允许偏差的同时,还应控制各中心线与焦炉纵向中心线间的间距.否则各孔道中心线会因顺次砌筑时的累计偏差而出现较大的偏移 3,项次2,1,焦炉各主要部位的标高控制点,应在砌筑前标记在混凝土抵抗墙上.以此作为各部位砌体砌筑时测量放线的基准、4,项次2 2,基础平台普通黏土砖,或隔热砖 砌体顶面标高的允许偏差虽规定为.5mm、但应注意 如果蓄热室用砖的厚度尺寸正偏差偏大时 该顶面不应砌成正偏差。5,项次2。3 7,63m焦炉中规定喷嘴板座标高的允许偏差,是为了保证喷嘴板的顺利安装和格子砖的砌筑精度,6.项次2,8 2,14 由于本表中焦炉各部位砌体标高的允许偏差偏大、因而还应保留相邻砌体标高差允许偏差的规定,防止局部砌体偏斜。7 项次4。垂直偏差系指墙面顶部相对于下部墙脚的倾斜程度,其数值均系根据多年施工经验而确定 随着耐火材料制作精度的提高和测量控制手段的改进、7,63m及其他焦炉可一并按本规定的要求执行,8.项次5的规定是保证炭化室墙砌筑质量,满足使用要求的重要内容,7。1,2,为防雨水和满足冬季施工的要求,焦炉砌筑应在工作棚内进行、其尺寸应按施工和设备安装的要求而定、7、1、3,近年来、很多设计引入半硅砖,故本次修订增加,半硅砖,的内容,硅砖、半硅砖的理化性能。特别是真密度和加热膨胀曲线、与制砖的原料和工艺条件有着直接的关系 多年施工实践证明.采用同一厂家生产的理化性能相接近的硅砖。半硅砖、对保证焦炉顺利烘炉。正常操作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7。1,4、根据焦炉砌筑质量的要求.焦炉砌筑用的各种异形砖应按国家标准检查 验收,对外形和尺寸虽符合国家标准.而砌筑时由于累积偏差过大而达不到砌筑质量要求的各型砖。可经配砖或加工满足要求、7 1 5,焦炉各主要部位的预砌筑是砌筑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施工中应予以重视,7,1,7,炉体正面线、纵。横中心线和标高测量放线.各墙体和孔洞的中心及砌体标高控制设施的设置是炉体砌筑前的一道重要工序,经复查无误后才可砌筑,7、1,8 焦炉砖型复杂,采用两面打灰挤浆法,是保证砌体砖缝耐火泥浆饱满的有效措施.7,1 9,为避免气体窜漏影响焦炉的正常生产。焦炉砖缝的耐火泥浆应饱满和严密,但由于焦炉某些部位的结构和砖型较复杂。故对无法采用挤浆法砌筑的砖、规定垂直缝的耐火泥浆的饱满度不应小于95、砖缝检查为抽查 用百格网计算,砖缝耐火泥浆的饱满程度和严密性可通过勾缝予以弥补和增强、本条为强制性条文.7.1,10。对于异形硅砖和施工中断一昼夜后再砌筑的砌体。表面用水稍予润湿。其目的是延缓耐火泥浆的失水速度,使耐火泥浆和砖面能很好地结合、从而保证砖缝耐火泥浆的饱满。严密,在执行本条规定时,应注意控制洒水量.不得大量洒水,7.1.11。砖缝耐火泥浆已干涸的砌体受敲打后,砖缝会产生裂纹、导致砌体松动.不仅影响砌体强度、还会导致气体窜漏 影响焦炉的正常运行.7 1,12 根据设计要求、本条特别强调应注意膨胀缝之间的滑动缝.并应仔细留设,否则将影响其滑动功能、甚至会导致膨胀缝处砌体的破损。炉体正面膨胀缝的填塞可采用耐火陶瓷纤维等材料、7,1,13 使用样板是为了保证膨胀缝的尺寸准确.采用与膨胀缝尺寸相当的发泡苯乙烯板作为填充材料直接夹入砌体中,应注意清理膨胀缝内的杂物 这是膨胀缝能否起作用的关键 7.1 14、本条对砌筑焦炉时应干排验缝的部位作出具体规定,通过干排验缝。可调换不合适的耐火砖或采取其他措施保证砌筑质量。特别应注意炭化室第一层砌体尺寸的准确性及砖缝的均匀性.这是保证上部砌体砌筑质量的关键,7.1.15,划排砖线可以控制砌体每块砖的砌筑位置,是保证焦炉砌体内孔洞尺寸准确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取代传统的用长标板检查各孔道纵向中心线与焦炉纵向中心线距离的方法,7,1,16 因这些部位砌完后无法清扫,故砌筑时应随即清除其下部挤出的耐火泥浆.7。1,17,砌筑焦炉煤气道管砖时.可使用胶皮拔子,将煤气道内挤出的耐火泥浆吸出 并用木制盖板盖上 待管孔内壁的耐火泥浆干涸后.使用圆形尼龙刷清扫,基于目前检查和控制手段的变化.本次修订取消使用样板检查控制管砖标高的方法.7,1.18。使用木制标板控制和检查各部位孔道中心线位置和尺寸的准确性。是常用的施工方法,标板采用变形较小的木材制作.如红松或美国松等 7,1,19、这些部位的砌体容易受损.而且不易更换,因此强调采取铺设保护板等措施,7 1.20、焦炉施工时、要求全炉应均衡地向上砌筑、防止焦炉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影响焦炉质量.蓄,热.室7.1.21.焦炉基础平台普通黏土砖,或隔热砖。砌体顶面的滑动层使用砂子或薄铁板铺成、其上的小烟道墙极易移动.故应按基础放线砌筑。砂子不宜一次铺完.应随砌随铺.滑动层为薄铁板时 应用钢针将砌体基础线刻划在铁板上,以便砌筑时使用和检查.7 1、22,因焦炉投产后 箅子砖的排列无法重新调整、砌筑前应根据设计规定,事先将箅子砖按箅孔的实际尺寸排列好再砌筑.砌筑完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才可继续施工、7、1 23。放置格子砖的砖台顶面是否平整、关系到整个砖格子的砌筑质量,本条增加7。63m焦炉等炉型的喷嘴板砌筑要求的内容。为保证喷嘴板的推入 规定喷嘴板底座砖的上表面应平整 不得有逆向错台 7.1,24 本条为新增条文.规定了新炉型石墨板的铺设要求.7 1,25。本条为新增条文 增加了对半硅砖与硅砖之间滑动层施工工艺的要求,保证滑动效果,7 1.26,斜烟道的蓄热室顶盖下相邻墙顶的标高是否保持一致。不仅关系到上部砌体的平整、而且还是保证斜烟道区在烘炉过程中获得良好滑动表面的重要条件 因此砌筑蓄热室墙及蓄热室顶盖以下砌体时。应按规定的要求经常检查相邻墙的标高差 7。1,27.本条是针对分格式蓄热室焦炉的特殊炉体结构和施工特点制订的 分格式蓄热室焦炉炉体砌筑结束后、无法进行最后的整体清扫 因此在炉体的砌筑过程中、每个互助组应配备功率为600W 800W的吸尘器.砌体顶面。保护设施。孔洞等处均应用吸尘器随时清除施工中产生的灰渣等,不得遗留或落入下部砌体和孔洞内、保证炉体各部位孔洞和通道的清洁.畅通 7.1,28 本条强调砌筑格子砖以前,应对蓄热室顶盖二次勾缝、这是为了保证蓄热室顶盖以下各层斜烟道墙严密 满足生产要求,斜。烟.道7.1、29 斜烟道砌体砖型多。形状复杂。部分砖型因结构限制无法挤浆砌筑,砖缝耐火泥浆不易饱满.斜烟道砌体逐层勾缝是弥补砖缝耐火泥浆不饱满的有效手段。7,1 30.保证斜烟道孔的横向尺寸准确和内表面平整是根据生产要求而规定的、砌筑时,应随时检查.7。1、31 蓄热室顶盖以下各层斜烟道砖逐层向墙两边伸出,容易被踏松 可采用在墙顶面中间铺设脚手板等方法加以保护 清除分格式蓄热室格子砖上的保护设施时.应先使用吸尘器清除保护设施边角上的灰渣,防止其落入砖格子内。7。1.32.本条主要是强调与保护板接触的砌体应按炭化室墙的质量标准准确砌筑。便于安装燃烧室保护板 7 1.33 随着施工测量仪器精度的提高和施工控制方法的改进 炭化室墙标高的控制手段呈多样化 本条只强调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即可 炭化室,燃烧室7 1,34,焦炉煤气道出口的密封多采用铺油纸和保护布的方法、密封前。煤气道应清扫干净、砌筑上部砌体时,应采取严密 牢固的保护措施、7,1。35,为防止因砌体砌筑过高.孔洞内侧的勾缝无法进行而漏勾.本条强调。随砌随勾缝 7 1.36。砌筑炭化室墙时 脚手板靠墙处和燃烧室隔墙砖换号处易出现局部扭曲,因此,脚手板应离开墙面一段距离.以便随时使用靠尺板检查靠近脚手板墙面的平整.砌筑燃烧室隔墙时.为防止炭化室墙面在隔墙砖部位产生局部凸起。在不影响砖缝厚度的情况下.可采用配砖或加工砖的方法,7,1,37、炭化室墙的炉头正面设计多采用高铝砖 或黏土砖,镶砌。与硅砖砌体形成上。下直缝、砌筑过程中,通常在两种耐火砖相接处的水平缝内放入适量的麻线,防止这部分炉头砖向外倾倒.炉,顶7.1,39,炭化室跨顶砖大面积加工会影响跨顶砖的整体强度。故本条规定,除长度方向的端面外,其他面均不得加工.如跨顶砖的厚度尺寸影响砌筑时,装煤孔.或除尘孔.间两端的跨顶砖可上 下颠倒砌筑,本条为强制性条文.7 1 41.本条是为了保证调节砖在烘炉时能够自由拨动,7 1,42 本条所述方法是防止耐火砖和大块杂物掉入立火道的有效措施,7.1,43.用填坑灌浆的方法砌筑炉顶隔热砖。会导致生产时气体窜漏,炉顶表面温度增高,影响焦炉的正常操作和使用寿命,故对炉顶的砌筑方法加以规定是必要的。7,1,44.本条是分格式蓄热室焦炉炉体砌筑完毕后的最后一道工序 为了保证立火道内的清洁。避免将保护设施遗漏在内,应逐一清理,检查 烘炉前后的工作。烘炉前后的工作中。不少项目不仅受到烘炉温度的制约.而且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完成.各专业间应密切协作配合。本规范仅将一些重要、成熟的经验纳入其中 详细事项应根据烘炉曲线制订的热态工程作业项目和操作规程进行。7,1。45,因正压吹扫方法不符合环境保护和工人职业健康的要求,且对砖缝的影响较大、故本次修改为负压吸尘方法,并强调对砖缝的最后一次补勾.7,1、53,本条规定是为了避免两侧封墙同时拆除时冷风直接穿炉而过 致使炭化室内温度快速下降.导致炭化室墙壁被破坏、本条为强制性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