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回转窑及其附属设备14,1.1。本条将纵向缝划分为湿法砌筑 干法砌筑,含钢板砌筑,两种,湿法砌筑时 纵向缝的规定与原规范相同,干法砌筑.含钢板砌筑。时.纵向缝的砖缝厚度依设计规定,本条对原规范中预热器和分解炉中的有关设备名称进行了必要的合并和调整,本条增加了对窑门罩.三次风管等的砖缝厚度的规定。经多年施工和生产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回转窑,单筒冷却机14,1.2.本条明确强调应在回转窑空运转测试合格后进行其内衬的施工,因为回转窑内衬一旦砌筑和检查完毕。除自身维护的需要和点火烘窑并投入生产外。不得再转窑,14。1,4,第14。1.4.14 1.6条是保证回转窑和单筒冷却机内衬砌体质量的关键技术。设置纵向基准线是为了防止施工时砌体歪斜、本条增加了 纵向施工控制线宜每隔1,5m设置一条,的规定、14、1,5,本条增加了,环向施工控制线宜每隔1m设置一条。的要求.不论湿砌还是干砌,环向施工控制线统一规定为每隔1m设置一条、设置环向基准线是为了防止砌筑时砖环扭曲、14 1,6.本条为新增条文,如果不严格按基准线和实际施工控制线砌筑 则无法保证耐火砖砌体的质量,14、1。7。转动支撑法是使用丝杠等工具支撑砌体砌筑,砌筑过程中需要转动窑体 分段砌筑,拱架法是使用砌砖机进行窑衬上半部分的砌筑 这种方法砌筑速度快。无需分段砌筑.不用转窑、14 1,8 回转窑的每环砖使用两种不同尺寸的主砖相互配砌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我国目前已与国际的标准砖型接轨。另外、每环还配以两种插缝砖各1块、2块用于锁口区的合缝调节。两种主砖通常采用等大端尺寸。103mm、的A型.ISO型,砖或等中间尺寸、71,5mm.的B型、VDZ型.砖,当采用干法砌筑时,配砖比例常常会偏离设计值。此时可以使用少量耐火泥浆进行调整,环砌法是砌筑回转窑内耐火砖的主要方法.其特点是每个砖环都是独立且稳固的 便于拆除和维修.特别适用于需要经常换砖部位的窑衬砌筑.交错砌筑法的特点是相邻耐火砖之间相互齿合,在窑体变形严重或耐火砖强度较低等情况下.可以避免出现频繁掉砖的现象,但是不便于砌筑和检修,故很少使用.14、1、9.碱性砖主要采用干法砌筑.有些碱性砖要求用钢板砌筑。此时。钢板是接缝材料,当需要使用少量耐火泥浆进行砖缝调整时,该砖缝内就不应使用钢板,碱性砖的一端往往粘贴一块作为膨胀缝用的纸板。砌筑时不能将其去掉。14。1、10,14.1。11.这两条简要叙述了拱架法和转动支撑法的砌筑技术要点。丝杠等支撑工具和耐火砖之间应垫方木.方木与耐火砖之间应垫木楔子。丝杠应顶紧顶牢.砌砖机应摆放平直.安装牢固,使用拱架法砌筑时。锁口钢板应从侧面打入、14,1,12,本条将交错砌筑时。纵向缝的允许扭曲偏差由原规范的、在同一砌筑段的全长内。不应超过20mm,修改为,每5m不应超过10mm.同时增加,环砌时、环缝的扭曲偏差每米不应超过3mm 全环不应超过10mm,14、1。13。当砌筑至锁口区只剩数块砖时.需提前进行预排 使锁口的尺寸刚好与最后一块锁砖的尺寸一致 锁口区是每环砖的最薄弱之处,容易损坏、插缝砖均匀地分布于主砖之间可以避免应力集中 两种主砖和两种插缝砖相互搭配 一般可将锁口的尺寸调整到位,应尽量避免加工耐火砖的楔形面。14 1。14 每一环的最后一块锁砖均宜从侧面打入拱内 当遇到挡砖圈或检修砌筑等情况时,最后一块锁砖可从上面打入。14.1。15 锁紧用的钢板应平整 无毛刺 一头应磨尖,其宽度应比耐火砖的宽度小约10mm、钢板应打入到位.不应出现卷曲,探空和超出砖边的现象 任何情况下。每个砖缝中只允许使用一块钢板锁片,每环中使用的钢板锁片一般以不超过3块最为合适,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本条仍保留原规范条文,每环锁口区不应超过4块锁片.体形较薄的插缝砖和经过加工的锁砖本身比较脆弱,故不宜在其旁边打入钢板锁片。14 1,16.每块耐火砖大头的4个角都应紧贴筒体。或永久层。不得下垂脱空 如果耐火砖与筒体,或永久层.之间存在间隙,说明耐火砖没有砌紧 本条取消了原条文中砖与筒体之间的间隙 应小于3mm 的规定,14,1.17、本条为新增条文,全窑内衬砌筑和检查紧固完毕后.除自身维护的需要。点火烘窑外 不应再转窑,应尽快点火烘窑。投入使用、不宜长时间搁置,其原因有 1,窑体在耐火砖的长期静态负荷下会产生疲劳变形,2、碱性砖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受潮变质、3。砖衬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压缩下沉 因此。回转窑窑衬砌筑完成的时间离点火的时间越短越好、如果不能尽快投入使用.应采取定期慢速转窑的措施加以维护 预热器系统 箅式冷却机及其他设备14、1,18,本条所述的这些部件通常衬里薄 形状复杂,设备安装到位后。往往无法再进行内衬的施工或施工质量无法保证.因此 在施工这些部件的内衬之前.宜进行预安装,预安装合格后,再将其拆卸并运输至地面或平台上进行内衬的施工,14.1,19、在预热器 分解炉。窑尾烟室.上升风管等部位、有大量检测、监控用的工艺孔洞,这些孔洞是生产所必需的。但是它们给内衬的整体性和密封性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增加了施工难度,因此,孔洞处应按设计规定精心施工、不得任意改变孔洞的形状或堵塞孔洞 14。1,20.应按设计规定留设膨胀缝,不得遗漏 膨胀缝内的耐火陶瓷纤维应填塞密实。14.1,21、锥体,斜坡。下料管等的内衬表面应平整,保证生产运行中下料畅通。避免滞料.14、1、23、在预热器系统不宜砌砖的部位一般使用耐火浇注料、这些部位形状复杂,尺寸变化多。施工难度也相应较大,箅式冷却机的两侧矮墙,喉部,三次风管的拐弯处和闸板室等部位的内衬极易磨损,故这些部位的耐火浇注料施工时。应按材料的施工要求精心操作、若单次施工面积较大。不易保证耐火浇注料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