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采暖 通风和空气调节20。1。基本规定20 1。1,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 GBZ 1对设置集中采暖和局部采暖设施区域进行了划分。火力发电厂内的建设亦应根据当地冬季气象条件.劳动强度分级和房间使用性质确定全厂采暖方式.为便于区别和应用,本条对集中采暖地区和采暖过渡地区进行了划分 20 1,2.易发生冻结车间或建筑一般指化学水处理车间.泵房类、采暖过渡地区这些车间是否需要采暖 采用何种采暖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目前采暖方式很多,在设计中可以多样化,因此未强调,集中采暖.厂前区的办公。生活建筑的采暖标准不同于厂内生产建筑,20,1.4、本条主要考虑电厂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冷.热源在选择中执行国家有关节能 降耗。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政策的指导方针,在制定冷,热源方案时,要对利用电厂工艺系统的余热和周边企业余热,以及天然冷。热源进行分析 根据其品质 可靠性进行技术方案和经济性论证.以保证电厂内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关于火力发电厂主厂房 运煤系统采暖热媒的选择一直存在较大争议 主要争议在于.一是热水温度相对蒸汽温度低.散热强度小、对厂房高大的汽机房.锅炉房形成的烟囱效应和围护结构保温相对薄弱的运煤栈桥。存在散热器布置受到限制的问题.二是热水系统使散热器承压过高.存在安全问题.为此。规范编制组在近十年来一直给予关注、并在工程实践中进行研究,积极推广高温热水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调研报告.严寒地区火电厂采暖热媒的选择,对严寒地区采用热水采暖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比较,并通过对严寒地区十几个大中型火力发电厂采用高温水采暖的调查.表明运行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达到了设计标准,彻底解决了蒸汽采暖系统凝结水回收难度大、以及回收后利用困难,浪费能源和水资源的问题。20,1.5.严寒,寒冷地区采暖季较长、3个月 5个月、除采暖需要蒸汽作为热源外 一些工艺设备也需要蒸汽进行加热 蒸汽用量较大、从能量梯级使用考虑,采用较低级抽汽参数.可避免经减温减压造成的热能损失 提高汽轮机整体效率 但采暖蒸汽来源一般由工艺统一供给,此时蒸汽参数均较高.0,6MPa。0.8MPa 可直接选择适应较高蒸汽参数的汽 水热交换器进行换热.而不必进行减温减压.汽。水换热器产生的凝结水热能,通过增加水,水换热器对采暖回水进行预热。提高回水温度,可减少汽、水换热器面积.同时使凝结水温度降低至80.左右,避免汽化损失.条文中仍保留了严寒地区采用蒸汽采暖方式,主要考虑一些建设单位在认识上的差异和习惯,对一些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措施可靠,确实能做到凝结水回收利用的火力发电厂,可采用蒸汽采暖方式,但需要进行必要的经济技术论证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对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指标如下 严寒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小于或等于10、日平均温度小于或等于5,的天数大于或等于145d.寒冷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0.10 日平均温度小于或等于5,的天数为90d、145d,20.1。7.本条规定是为了使辅助车间控制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并且为控制运行人员和管理人员创造良好舒适的工作和休息环境。有利于人们集中精力.高效工作。可避免由于人员的原因造成工作失误所带来的损失、同时各类控制设备对室内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20,1,8。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 2002第4节规定了办公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标准,放射性标准 针对电厂内分布于不同区域的办公室 会议室、应根据该区域生产工艺和室外空气质量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必要的空气处理、20,1,9。本条给出了火电厂各类建筑通风设计的基本原则 通风设计主要针对生产环境对卫生条件的要求而设置、在确定通风方式时.应根据工艺要求 散发有害物设备的特点,与工艺密切配合、了解生产过程,收集各类有害物产生的数据 结合当地气象条件和工程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通风设计方案 集中采暖地区主厂房夏季采用百叶窗进风方式。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进风面积、增加进风量,改善室内通风效果.但冬季却会由于百叶窗关闭不严,在室内。外温差和室外风速的作用下造成大量冷风渗透,使室内温度普遍过低,严重时会发生室内采暖,消防给水等管道被冻裂的情况.为补偿冷风渗透热损失,必然要增加采暖能耗,从而形成在不断提高室内温度的同时 冷风渗透量亦不断增加的恶性循环.因此,设置集中采暖的高大厂房,不应采用任何形式的百叶窗作为夏季通风进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