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辅助车间控制系统15,10.1。辅助车间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辅助车间控制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工艺系统的特点及设备对运行操作的要求,采用适当的顺序控制和模拟量控制 2.辅助车间控制系统宜按车间进行配置、3、重要辅助车间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宜冗余配置.4、被控对象较少 布置比较分散的辅助车间宜采用远程I O,15、10,2 辅助车间控制系统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辅助车间控制系统可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 也可采用分散控制系统、当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时。也可采用基于现场总线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或分散控制系统。可在现场仪表和设备层采用现场总线技术。2,各辅助车间控制系统宜采用同一系列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分散控制系统.3.辅助车间的操作员站宜采用相同系列的应用软件。15。10、3、设置烟气旁路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其控制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一炉一塔时、每台机组可设置一套脱硫控制系统,也可两台机组的操作员站 工程师站,上层通信网络合设一套.相应的脱硫控制系统控制器,站、I.O柜可按单元机组及公用系统分别设置 2。当采用两炉一塔时,两台机组宜设置一套脱硫控制系统,3 当石灰浆液制备或脱硫石膏浆液处理系统供全厂三台机组以上公用时.应结合工程情况进行经济技术论证、确定是否设置公用系统的脱硫控制 系统 15,10、4。除灰控制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台机组除灰系统宜配置独立的控制器。两台机组除灰系统的公用系统。控制器宜冗余配置、2,除灰系统不宜在单个设备附近设就地控制装置。但可根据控制要求设置就地控制按钮.3,若除灰系统设置就地控制室、则宜在就地控制室内设置冗余操作员站,其中一台应具有工程师站的功能.15、10,5,运煤控制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新建电厂的运煤系统 宜全厂设置一套运煤控制系统,2 新建电厂的运煤控制系统设计应根据火力发电厂的规划容量 为后期工程的控制系统预留相应的控制设备位置和控制系统接口、3。扩建电厂的运煤控制系统宜选用与厂内原有运煤控制系统硬件一致的控制设备,并宜与原有运煤系统合并集中监控 4,若运煤系统设置就地控制室.则宜在就地控制室内设置冗余操作员站、其中一台应具有工程师站的功能,5、运煤系统中、各运煤设备之间应有自动联锁和信号。6.带式输送机的事故拉绳开关应直接接入控制回路 15,10、6 锅炉补给水处理控制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新建电厂的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宜全厂设置一套锅炉补给水处理控制系统,2、新建电厂的锅炉补给水处理控制系统设计应根据火力发电厂的规划容量。为后期工程的控制系统预留相应的控制设备位置和控制系统接口,3,扩建电厂的锅炉补给水处理控制系统宜选用与厂内原有锅炉补给水处理控制系统硬件一致的控制设备。并宜与原有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合并集中监控.4、若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设置就地控制室 则宜在就地控制室内设置冗余操作员站.其中一台应具有工程师站的功能.15 10 7 火力发电厂宜设置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网络、15。10.8、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网络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网络的设置应与电厂的自动化水平和控制方式相适应.2、规划容量为两台机组及以下的电厂宜全厂设置一个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网络,3,规划容量超过两台机组及以上的电厂。每两台机组宜设置一个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网络,全厂公用的辅助车间控制系统宜纳入1 2号机组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网络,4 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网络按分层设置的原则,可分别设置水系统控制网络,煤系统控制网络。灰系统控制网络等。然后分别接入上层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网络、5。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网络的网络结构。通信速率、应用功能等设计方案。应充分满足辅助车间各系统对监控功能实时性的要求。6 辅助车间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的设置可根据各辅助车间监控功能的要求进行设计,设有全厂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网络的电厂,宜在全厂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网络层设置2个、3个操作员站。1个工程师站 同时可在水系统控制网络层 灰系统控制网络层、煤系统控制网络层设置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7、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网络应能与信息系统进行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