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机组控制系统15、9.1,单元机组应按由单元值班员统一集中控制的原则进行设计 机组控制系统宜采用分散控制系统 当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时.也可采用基于现场总线的分散控制系统,可在现场仪表和设备层采用现场总线技术 分散控制系统的功能应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模拟量控制.顺序控制和锅炉炉膛安全监控,15。9.2,分散控制系统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系统内所有模件应为标准化.模件化和插入式结构.2.数据通信系统、处理器模件,操作员站 电源模件应冗余配置,3.整个控制系统的可利用率应至少为99,9,4.每个机柜内每种类型输入。输出测点应有10,15.的余量.每个机柜内应有10 15。输入。输出模件插槽余量。5 控制器站的处理能力应有40、余量,操作员站处理器能力应有60。余量、6、处理器内部存储器应有50。余量。外部存储器应有60,余量。7、共享式以太网通信负荷率不应大于20、其他网络通信负荷率不应大于40。15、9 3.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及给水泵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应由汽轮机厂负责,其系统应成熟、可靠,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及给水泵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宜与机组控制系统选型一致.选型不一致时应设置与机组控制系统交换信息的通信接口 15,9,4 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应包括电子控制装置 液压系统,就地仪表和执行设备。15、9。5 单元机组的发电机.变压器组和厂用电源系统的顺序控制宜纳入机组控制系统,发电机励磁系统自动电压调整。自动准同步 继电保护。故障录波及厂用电源自动切换功能应由专用装置实现、15.9,6 由单元机组值班员控制的公用系统较多时 宜设置公用控制网络。公用系统应能在多套控制系统中进行监视和控制.并应确保任何工况仅有一台机组的操作员站能发出有效操作指令,15,9。7。单元机组顺序控制系统和模拟量控制系统不宜配置后备操作器。15.9。8 在控制系统发生电源消失.通信中断,全部操作员站失去功能、重要控制站失去控制和保护功能等全局性或重大故障的情况下、应设置下列确保机组紧急安全停机的独立于控制系统的硬接线后备操作手段,1 汽机跳闸。2。总燃料跳闸。3.发电机或发电机变压器组跳闸.4,锅炉安全门开,机械式可不装,5、汽包事故放水门开、6.汽轮机真空破坏门开,7.直流润滑油泵启动,8,交流润滑油泵启动、9 发电机灭磁开关跳闸,10,柴油发电机启动。11 循环流化床锅炉应设置锅炉跳闸后备硬接线操作手段取代总燃料跳闸后备操作手段,若有紧急补给水系统.则还应设置独立于分散控制系统的紧急补给水系统投入后备操作手段.15 9.9.控制系统应按分层的原则设计。辅机和阀门,挡板,的驱动级的硬件和软件宜独立于上一级而工作。并应将确保辅机本身安全启停的允许条件和保护信号直接引入驱动级控制模件,15,9。10,当锅炉采用等离子点火或微油点火时。等离子或微油点火系统的监控宜纳入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当等离子或微油点火控制系统与机组控制系统的选型不一致时。应设置与机组控制系统信息交换的硬接线和通信接口,15 9.11.空冷系统的控制宜纳入机组控制系统.15.9、12、海水脱硫系统的控制宜纳入机组控制系统 若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不设置烟气旁路时 其控制宜纳入机组控制系统、15,9,13。脱硝反应系统的控制宜纳入机组控制系统。脱硝还原剂储存和供应系统的控制可纳入机组控制系统 也可采用独立控制系统或并入其他辅助车间控制系统。15.9.14、锅炉干式除渣系统的控制宜纳入机组控制系统 15 9 15,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的控制可根据电厂运行管理要求纳入机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