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卸煤设施7、2,1,目前,许多火力发电厂存在着两种以上的厂外来煤方式、且随着煤炭市场供求关系 煤炭价格、铁路或公路运输紧张程度的变化、其来煤方式的比例会在一定范围内产生波动,故本条强调每种接卸设施的规模宜留有适当的裕度 以适应市场的变化,7.2,2,1.卸煤装置的出力不是根据火力发电厂的容量确定.而是根据对应机组的铁路日最大来煤量确定、2。为适应铁道部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想、体现重载.快捷安全的宗旨.满足铁道部 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专用线接轨有关工作的意见、铁运函、2007,714号文、的要求。本款强调了大型火力发电厂的一次进厂车辆数宜按整列进厂设计 3,70吨级货车是60吨级货车的更新换代产品、目前及今后数年.将存在着60吨级与70吨级混编的局面,直至60吨级最终完全被70吨级车型取代 因同类、普通敞车或底开车。60吨级与70吨级车型在结构尺寸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铁路卸煤装置应同时满足接卸同类两种车型的要求、另外.在大秦线。朔黄线和山西的部分铁路线.还存在着80吨级敞车的问题,其车型有单车一组、双车一组和三车一组之分 车钩有固定车钩与旋转车钩之分,编组有整列编组与混编之分.但整列编组一般只针对点对点的装。卸车点 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条件合理确定卸煤装置的方案及其输出能力 4.目前还大量存在着60吨级车型的整列编组.以后将实现70吨级车型的整列编组、因此。设计时按载重量低的车型核算卸煤能力 按载重量高的车型配置输出能力是合适的,以翻车机为例、其60吨级与70吨级车型的卸煤能力见表1.表1.C60、C70系列车型翻车机卸煤装置设计出力参考表,需要说明的是、目前 火力发电厂反映翻车机实际卸车能力达不到设计卸车能力.其主要原因如下.1。翻车机及其调车系统设备的内部原因、翻车机及其调车系统的实际卸车能力未达到翻车机设备供应商提供的设计值、表2列出了根据调研结果,反映出的翻车机设计卸车能力与实际最大卸车能力的差额、以折返式布置的C型单车翻车机为例。目前供应商提供的设计值均为25节 h 但实际运行中、最高只能达到22节.h 23节,h,若再高将出现对车厢冲击大 易损坏车厢。甚至出现空车掉轨等问题、表2.翻车机设计卸车能力与实际最大卸车能力的差额。2,翻车机及其调车系统设备的外部原因.事实上。翻车机的实际卸车能力还受来煤条件、即是否发生原煤因大块。杂物等在煤篦上或煤斗内棚堵 翻车机后续的给煤设备。煤场设备.带式输送机设备和转运点设备状态的制约、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故障 就会影响翻车机的实际卸车能力,因此,在确定翻车机的卸车能力及其输出能力时.对于翻车机的设计卸车能力与实际最大卸车能力存在的差异要给予充分的考虑.至于80吨级车型.对火力发电厂而言,目前均为混编列车.且80吨级车型在整列中数量极少、因此 本规范强调、在此条件下。卸煤装置应满足接卸80吨级车型的要求、但翻车机的输出能力仍按70吨级车型配置.6.对于普通敞车,因翻车机卸煤装置具有卸煤效率高、余煤清扫量小 自动化程度高,人员配备少等优点.且其造价在一定程度上等于甚至低于螺旋卸车机与缝式煤槽组合的卸煤装置、因此。本规范推荐优先采用翻车机卸煤装置,7.本款强调了缝式煤槽的有效长度与一次进厂车辆数分组后的数字应合理匹配,以减少调车作业次数 提高卸煤效率,同时,为了充分利用火力发电厂配备的调车机车.提高调车效率.缩短调车时间、推荐优先采用机车进行调车作业,8。翻车机卸煤装置的形式包括单车翻车机.双车翻车机 三车翻车机 布置方式包括折返式和贯通式。配备台数可一次建成或分期建设,分期建设中又分为翻车机室土建部分一次建成,工艺部分和铁路配线分期建设 以及成套,工艺,土建.铁路配线、分期建设、上述配置的不同组合,带来了卸煤方案的千变万化,同时翻车机卸煤方案还囿于铁路外部条件 厂区地形条件的制约.机组分期建设的影响、因此.本款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工程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条件。合理确定翻车机卸煤方案 9 根据火力发电厂的运行实践.冻煤车厢采用热风,自然 强制,对流或远红外线辐射的解冻方式、其解冻效率极低,能耗极高、不能适应大容量火力发电厂的解冻要求,所以火力发电厂不宜设置解冻库。因此。解决冻煤车厢难以卸煤问题应以防冻为主、7 2,4、采用非自卸汽车运输时、其卸车效率较低、同时.非自卸车位由于配备了汽车卸车机.当自卸汽车在非自卸车位卸车时。受到了汽车卸车机及其轨道梁的限制.降低了自卸汽车的卸车效率。另一方面、汽车运输市场基本处于买方市场。火力发电厂可要求运煤车型采用自卸汽车、因此。设计应引导使用自卸车.以提高卸车效率,改善火力发电厂的卸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