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 水电水利工程缆索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附条文说明] DL/T 5266-2011
  • 建设电子档案元数据标准[附条文说明] CJJ/T 187-2012
  • 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DL/T 5444-2010
  •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性粉尘监测 DL/T 799.2-2019
  • 火力发电厂绝热材料 DL/T 776-2019
  •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DL 5000-2000
  • 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DL/T 5074-2006
  • 电力设备专用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 第1部分:电缆故障闪测仪 DL/T 849.1-2019
  • 输电线路张力架线用牵引机通用技术条件 DL/T 372-2019
  •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DL/T 5211-2019
9,2。除渣系统9,2、1 煤粉锅炉底渣的冷却有水冷和风冷两种方式,排渣设备主要有三种,水封式排渣斗 水浸式刮板捞渣机和风冷式排渣机、水封式排渣斗虽然炉底布置简单。排渣装置无机械转动部件。但其耗水大。相应地除渣系统投资费用和运行电耗高.近期国内大中型机组已很少采用,风冷式除渣系统是21世纪初兴起的除渣方式,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引进了意大利马加蒂风冷式除渣系统.1999年12月17日河北三河电厂1号机组的风冷式钢带机系统成功投入运行,开创了我国火电行业采用风冷式排渣设备的新时代,国产化的风冷式排渣设备相应兴起、经多年研制。改进完善.已在数十个燃煤电厂投入商业运行 在严寒。缺水地区的燃煤电厂得到了较广泛的运用.并被国家经贸委 国家税务总局列入第一批.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目录,但风冷式排渣机对锅炉效率影响因素较多、受进风量的限制,其最大输送出力较刮板捞渣机要小,水冷式除渣系统是燃煤电厂应用多年的除渣技术。冷却水耗量较大.循环使用对节约水资源、减少废水排放很有必要,应设置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9,2 2 国内采用水浸式刮板捞渣机的电厂后续输渣系统有单级刮板捞渣机直接输送至渣仓.刮板捞渣机接转其他输送设备后输送至渣仓以及刮板捞渣机直接装车等方案 其中刮板捞渣机直接输送至渣仓的方案简单可靠。检修维护量小,综合指标最优,故推荐采用 2000年前国产的水浸式刮板捞渣机上部通常设有过渡渣斗和关断门。要求渣斗能够储存4h的锅炉排渣量、以保证锅炉的不停炉检修,故障排除后,要求刮板捞渣机能够在1h内迅速排除4h的存渣量.故要求刮板捞渣机设备出力不小于锅炉排渣量的400.引进的刮板捞渣机不设关断门。但也要求刮板捞渣机出力不小于锅炉排渣量的400,主要考虑如下因素,不停炉检修捞渣机后的排渣量成倍增加.适应实际燃烧煤质的变化,锅炉吹灰时的渣量增加.锅炉不稳定燃烧时的渣量增加、设备出力增大对设备价格影响较小,前几年.电厂燃料供应紧张.煤质变差.灰渣量增加很多,由于刮板捞渣机设计出力定为不小于锅炉排渣量的400、因此适应了煤种变化。未出现设备出力不够问题,起到了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作用,故本规范规定刮板捞渣机设备最大出力不宜小于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燃用设计煤种排渣量的400。9.2.3,考虑到锅炉燃用煤种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锅炉可能发生的结焦情况和排渣设备维护等因素 当采用风冷式排渣机方案时、风冷式排渣机的输送能力要分别满足锅炉燃用设计煤种时锅炉正常的排渣量和燃用校核煤种锅炉吹灰时的最大排渣量.并留有一定的裕度.根据本规范的规定、设计时应要求锅炉厂提供燃用校核煤种时锅炉吹灰阶段的排渣量,风冷式排渣机系统对锅炉效率影响因素较多 有炉底进风温度。进风量以及是否根据炉底进风情况调整锅炉燃烧设计和烟风系统设计等 根据西安热工研究院对几个采用风冷式排渣机工程的性能测试结论,炉底进风温度控制在300。400,进入炉膛冷却风量控制在1 总风量以内时 风冷干式排渣对锅炉效率有少量提高、超过上述条件范围,则对锅炉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为了保证燃用设计煤种时锅炉的燃烧工况和效率,对风冷式排渣机系统冷却热渣后进入炉膛的风温应进行控制,不应低于锅炉效率转折点温度。约300.否则会影响锅炉效率,故风冷式排渣机设备的出力不宜选择过大 且进风门应有自动调节措施,风冷式排渣系统的排渣温度测试点取自渣仓入口处。9、2。4、风冷式排渣机后续输渣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接输送,适当增加一级排渣机的倾角和长度.直接输送到渣仓.排渣机倾角不宜超过33,2,二级机械输送.可选用链斗输送机或斗式提升机或二级排渣机 将炉渣转运到渣仓 3。负压输送,采用负压气力输送系统转运至渣仓、输送距离不宜超过150m,4.正压输送。采用正压气力输送系统转运至渣仓。适用于输送距离在150m 500m的场合、机械输渣系统对底渣粒度要求较低。初期投资及运行能耗均较低。可靠性高 气力输送系统对煤种的适应性较差 对底渣粒度要求较高。初投资和运行成本均较高,设备检修、维护量较大.故本规范推荐采用机械输渣系统.负压气力输送和正压气力输送系统输送距离的控制 是根据对目前投运机组调研情况的掌握以及防止堵管,保证安全稳定输送和运行经济性提出的参考值。当锅炉排渣量小 渣仓距离远 机械输送设备布置困难时,也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采用气力输送系统,9,2 5、渣仓的容积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综合比较确定.经多次调研.并根据各届除灰专业技术交流会的专题报告,在厂外灰渣输送条件有保证。如南方地区。时,渣仓容积按储存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燃用设计煤种14h的排渣量就能够满足电厂运行管理要求。在北方寒冷地区,气象条件影响厂外输送或输送条件受到限制时,渣仓的容积需要按储存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燃用设计煤种24h的排渣量来考虑,当厂内渣仓容积的大小影响到除渣系统的设备配置和布置时、如渣仓容积加大.单级湿式刮板捞渣机无法直接输送至渣仓。需采用二级转运输送,存在布置困难 二级刮板机返渣 灰水不易排放.运行维护量大和初投资大等问题。渣仓的容积按照储存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燃用设计煤种14h的排渣量比较合理.当后续输渣设备采用斗式提升机。链斗输送机或气力输渣系统时.渣仓容积大小对系统配置影响较小时、渣仓容积按照储存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燃用设计煤种24h的排渣量比较合理、综上所述 本规范规定每台炉渣仓的有效容积宜为储存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燃用设计煤种14h.24h的排渣量、9、2。6,当炉底除渣装置采用水封式排渣装置、水力排渣槽装置 或炉侧无渣仓布置位置时,底渣在厂内采用水力输送系统,厂外需用车.船。或其他输送机械外运时。可采用脱水仓方案、由于接受渣浆与脱水,卸渣不能同时在同一脱水仓内进行.故规定每套脱水设备宜设2台脱水仓.轮流切换运行 9,2,7。除渣设备采用沉渣池时、接收渣浆和沉渣,排水不能同时在同一格沉渣池内进行 故规定沉渣池宜采用两格 每格沉渣池有效容积的确定主要考虑沉淀,切换,运输等时间要求.9 2 8.根据对全国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调研资料的分析,机械输送系统初投资小 运行正常、能耗小.运行维护量小.而气力输送系统.除个别电厂运行情况良好外、大部分电厂存在问题较多 其中维修工作量大.成本高、能耗大是普遍问题,个别电厂甚至无法正常运行、只能进行系统改造或人工排渣。故本规范规定宜采用机械输送系统、考虑到底渣输送系统的故障会影响锅炉本体系统的运行,故规定输送系统的同级设备不宜少于2台、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掺烧石灰石,增加了脱硫反应后生成的CaO和CaSO4等附属物,故不宜采用水力除渣系统.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