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3 厂区规划及总平面布置4。3,1。本条根据火力发电厂工艺流程的特点规定了厂区规划的原则 对厂前建筑设施宜采用集中布置的要求是基于近年来为进一步节约集约用地。控制工程造价,在取消独立的厂前区后 厂区附属建筑已大量减少并与一些生产附属建筑协调布置的经验提出的,厂前建筑主要是指生产行政综合楼,检修宿舍,值班宿舍,职工食堂及浴室等 4。3.2,1、采用直流供水时。为缩短循环水进 排水管沟,减少基建投资和节约能耗,主厂房宜布置在靠近水源地、直接空冷系统的空冷凝汽器。一般布置在汽机房A列柱外侧场地上。空冷凝汽器一般顺汽机房纵向排列 其冷却效果受夏季高温,大风的风向和主厂房挡风的气流变化影响很大,因此.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主厂房的朝向。4。本款明确了应综合考虑煤尘及液氨挥发气体对厂区及周边居民的可能影响.6.火力发电厂所需氢气,燃油特别是液氨为易挥发的易燃易爆有害物质。故应单独分区布置,4、3,4.2.空冷散热器要定期冲洗.视污染情况不同而定、一般一年内会有1次、2次。每次冲洗时会有脏水从风机口落下 理论上讲、对变压器绝缘存在不利影响,但可以在空冷散热器冲洗后及时对变压器或导线进行冲洗 经调研 国内已投运的直接空冷机组火力发电厂其绝大部分变压器等电气设施布置在空冷平台下,且多年运行情况良好 若变压器等布置到空冷平台外、电气设备间联接母线增长较多、且用地大、投资高 故从节约集约用地及降低工程造价考虑,推荐在空冷平台下布置变压器等电气设施。4 3,5。排烟冷却塔在国外应用较多,尤其在德国、不论在北部沿海还是在内陆.都有不少600MW和1000MW等级机组的火力发电厂采用排烟冷却塔.目前国内采用排烟冷却塔的火力发电厂也有不断增多的趋势、结合国外考察和国内相关项目的研究经验,排烟冷却塔宜靠近引风机及烟气脱硫装置布置,有利于缩短烟道和循环水管线长度 减少工程费用、4 3 7 1。根据铁道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专用线接轨有关工作的意见。铁运函、2007、714号,和。关于推进路企直通运输的指导意见.铁运、2008,12号,的规定,为减少中间作业环节,加速车辆周转.提高运输效率 厂内铁路卸煤应采用机械化 自动化装卸设备,并具备整列装卸 整列到发和路企直通运输的技术条件,因此、按照节约用地和降低工程投资的原则,厂内铁路配线宜满足路网机车整列牵引进厂和排空的条件。4,本款明确了厂内铁路配线有效长度的设置原则、为满足国铁大宗货物的运输需要,铁道部制定了可满足大宗货物列车在运输通路各站停留和到发作业铁路配线的有效长度,如满足相邻线路牵引质量为5000t时的国铁各中间停留站或到发作业线的有效长度为1050m,而燃煤火力发电厂为品种单一的煤炭运输.厂内卸煤线的有效长度能够满足相邻线路牵引质量为5000t。或其他技术标准。整列直达煤列在厂内卸煤线进行到发作业的需要即可。没有必要要求厂内卸煤线有效长度与国铁接轨站的有效长度相统一,即也为1050m.根据对近年来建成投运的60余项燃煤火力发电厂厂内铁路运行状况的实际调研结果 满足牵引质量为5000t.车辆C60系列的整列直达煤列在厂内卸煤线进行到发作业的有效长度为950m即可 但目前按有效长度为1050m设置的厂内铁路配线.约有100m的铁路配线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相应的投资.而且更重要的是浪费了土地资源、随着我国、中长期铁路发展规划,的逐步实施,铁路煤炭运输车辆的载重量将提高至C70系列 届时,厂内卸煤线的有效长度还可大为减少.因此,制定本款规定。4,3.10,本条从买卖合同公平原则出发、明确汽车取样装置与检斤装置的布置宜满足先检斤后取样的要求、4,3 13 国家土地使用相关规定是指.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10、78号,本条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有关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 结合电力工程特点和相应技术条件制定的 4。3。14。本条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制定的,火力发电厂厂址防洪标准系根据,防洪标准.GB 50201按电厂不同规划容量确定的,按此标准建设的火力发电厂经受住了1998年8月至9月间三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验证了防洪标准总体水平是适当的、为了保证火力发电厂必须具备的抵御洪水的能力、保证电力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条作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4,3.16,3,多年实践证明、建筑物的底层标高宜高出室外地面设计标高150mm 300mm的规定是合适的.可防止因建筑物沉降而引起地面水倒灌入室的可能 在地质条件良好的少雨干燥地区可采用下限值。在软土地区 一般建筑物都存在均匀沉降现象、沉降值多达100mm,150mm,故确定建筑物底层地坪标高应考虑沉降影响.4。土石方综合平衡是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体现.欠方或弃方都将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本款提出有条件时宜与工程所在地区的其他取,弃土工程相结合的规定。4,3。17。实践证明,在厂区自然地形坡度为3 及以上时 综合考虑生产工艺流程合理、运行管理便利 同时减少场平工程量、采取阶梯式布置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