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给水系统12 3 2 对于汽包锅炉。给水泵出口的总流量以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为基础,考虑了锅炉的连续排污损失1,5 2,系统汽水泄漏损失0,4 汽包水位波动.包括锅炉抢水,2,5。给水泵老化引起的出力降低4,5,共计7.9.12,4,一般取10。故给水泵出口的总流量取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110,对于直流锅炉 由于没有连续排污,也无汽包水位调节要求.故给水泵的容量裕度较汽包炉小,给水泵出口的总流量取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105,当机组在较高负荷运行发生快速切负荷 FCB,时。高压旁路减温水达到最大值、由于锅炉负荷的滞后特性。为保证此工况下供给锅炉足够的给水量 给水泵出口的总流量还应加上高压旁路减温水流量 12.3。3 根据调研。国产300MW级湿冷机组多数电厂运行给水泵的配置为2台半容量汽泵.也有早期投产的潍坊、石横.沙岭子电厂等10台机组为1台全容量汽泵 采用全容量运行给水泵。可简化系统.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国外300MW级及更大容量机组配置全容量汽泵已很普遍,国内300MW级湿冷机组采用全容量给水泵已有成熟运行经验,故在条件合适时可优先考虑采用全容量汽泵。对600MW级湿冷机组。除早期个别电厂采用1台全容量汽动给水泵外。绝大多数选用了2台半容量汽泵.全容量汽动泵方案的优点是系统简单 易于布置.在国外被较多采用。缺点是对给水泵组可靠性要求极高.停泵就要停机.运行可靠性低于2台半容量汽泵 另外,国内厂商尚无配600MW级湿冷机组全容量汽泵的运行业绩、如按近期国内1000MW机组所配的进口半容量汽泵价格进行测算,1台600MW级机组全容量的进口汽泵价格要比2台600MW级机组半容量的国产汽泵方案略高 故在600MW级机组全容量汽泵未完全国产化前 宜选用2台半容量汽泵。对1000MW级湿冷机组 如配1台全容量汽泵,单泵在机组40,100,负荷范围内.泵与主机的负荷相匹配.调节比较方便、低于40,负荷,则切换至备用汽源 也能保证机组正常运行。但全容量汽泵组发生故障时机组将停炉或靠备用电泵降负荷运行 影响电厂的可用率。全容量汽动给水泵启动对需要辅助蒸汽启动汽泵,点火时,小流量给水 3,BMCR 5。BMCR、控制需要可调 目前世界上能为1000MW级湿冷机组配套生产并具有运行实绩的给水泵生产厂家也仅有两家.给水泵汽轮机的制造厂家也较少 难以形成竞争态势.使价格无法控制、初投资大大增加,故宜选用2台半容量的汽泵 基于高的运行可靠性作保证及发生故障时快速的修复能力,国外300MW及以上大容量机组普遍采用全容量汽动给水泵,且不设启动与备用的电动给水泵,此时。机组采用汽动给水泵直接启动或配置1台仅具有启动功能的低扬程定速电动给水泵 国内有谏壁.铁岭、蒲圻等电厂具有经常应用汽动给水泵直接启动机组,启动备用电动给水泵基本上不投入使用的运行经验,为控制工程造价,国产300MW.600MW.1000MW级湿冷机组可根据专题论证.采用不设备用给水泵或采用启动定速给水泵的方案,12,3,4 对于空冷机组,由于给水系统采用湿冷汽动给水泵系统会造成机组耗水量增大,与主机采用空冷机组的节水宗旨不符。对于600MW级及以下直接空冷机组.由于空冷机组汽机背压高.随气温变化频繁.若采用直接空冷汽动给水泵,排汽接入主凝汽器,存在给水泵汽轮机运行工况变化频繁和调节复杂等问题.在夏季大风时也易引起给水泵汽轮机跳机而影响锅炉给水安全性,暂不宜推荐使用,若采用间接空冷汽动给水泵。则存在主机采用直接空冷系统。给水泵汽轮机采用间接空冷系统 辅机冷却水采用湿冷系统、造成厂内冷却系统多样。系统复杂、一次性投资高。因此给水系统推荐采用电动调速给水泵组方案、电泵的数量和容量可结合机组容量和拟选用给水泵及其调速装置的技术成熟程度,价格、布置及机组负荷稳定性要求等确定,对于1000MW级空冷机组。由于电泵电动机容量过大.调速装置配套受到制约.此时可以通过增加电泵台数 不设备用等方式解决、12、3,6、3。省煤器入口给水压力包括了锅炉本体水柱静压差、汽包锅炉为锅炉汽包正常水位与省煤器进口之间的水柱静压差,直流锅炉为锅炉水冷壁炉水汽化始终点标高的平均值与省煤器进口之间的水柱静压差 12。3。9,紧急补水系统是考虑到全厂失电,又不能很快恢复时保护CFB锅炉使用 这种事故出现的概率极低、如果锅炉厂通过计算认为全厂失电时锅炉剩余水容积能保证锅炉不烧坏,也可不设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