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附录B。基准点,监测点的埋设B,0,1,深埋钢管水准基准点标石的埋设,图B。0.1、应符合下列规定,图B,0。1,深埋钢管水准基准点标石1.保护井、2、外管,3.外管悬空卡子.4 内管。5,钻孔 内填 6,基点底靴 7,钻孔底、8 地面。K1,井盖直径,K2,井壁厚度,K3.井底垫圈宽度 K4。钻孔底封堵厚度.K5。基点底靴厚度,K6,井底垫圈面距基准点顶部高度 K7、基准点顶部距井盖顶高度,1.保护井壁宜采用砖砌、井壁厚度宜为240mm,井底垫圈宽度宜为370mm,井深宜为1000mm 井盖宜采用钢质材料,井盖直径宜为800mm、井口标高宜与地面标高相同.2,基准点应分为内管和外管、且外管直径宜为75mm,内管直径宜为30mm 基准点顶部距离井盖顶宜为300mm,井底垫圈面距基准点顶部高度宜为700mm,3。基准点宜采用钻机钻孔的方式埋设,基准点底部埋设深度应至相对稳定的土层 钻孔底封堵厚度宜为360mm,基点底靴厚度宜为1000mm.B.0 2,平面基准点标石的埋设 图B。0 2 应符合下列规定,图B.0。2,平面基准点标石1.保护井,2.混凝土底座.3,钢标志点,4 地面、K1 井盖直径.K2,井壁厚度、K3.井底垫圈宽度、K4、混凝土基石底直径.K5,混凝土基石顶直径、K6。井底垫圈面距监测点顶部高度 K7,基准点顶部距井盖顶高度 1。保护井壁宜采用钢质材料。井壁厚度宜为10mm,井底垫圈宽度宜为50mm,井深宜为200mm、300mm、井盖宜采用钢质材料,井盖直径宜为200mm 井口标高宜与地面标高相同 2。平面基准点标志宜采用加工成。L 形的钢筋置入混凝土基石中,钢筋直径宜为25mm 顶部可刻划成,十 字或镶嵌直径1mm的铜芯,混凝土基石上部直径宜为100mm 下部直径宜为300mm.基准点顶部距离井盖顶宜为50mm。3.平面基准点可采用人工开挖或钻机钻孔的方式埋设,基准点底部埋设深度应至相对稳定的土层,B。0,3,支护桩.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埋设.图B、0。3,1。图B、0,3。2,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B.0,3。1,支护桩.墙,顶水平位移监测点1.冠梁、2.测量装置、3。连接杆件.4.固定螺栓,5,支撑、6。地面。1,支护桩。墙 顶水平位移监测点宜采用在基坑冠梁上设置强制对中的观测标志的形式、双测装置宜采用连接杆件与冠梁上埋设的固定螺栓连接。连接杆件尺寸与固定螺栓规格可根据采用的测量装置尺寸要求加工,2,基坑边坡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点宜采用混凝土标石。用于观测标志的螺纹钢直径宜为18mm 22mm、长度宜为200mm.400mm,混凝土标石上部直径宜为100mm 下部直径宜为200mm。底部埋置深度宜为300mm、500mm。顶部宜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图B.0,3.2,基坑边坡顶水平位移监测点1,基坑边坡.2、混凝土标石.3 标志钢筋,4 锚杆或土钉,K1 混凝土标石顶直径,K2.混凝土标石底直径,K3 混凝土基石底距硬化地面高度B,0 4,建 构 筑物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埋设,图B.0,4,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构 筑物竖向位移监测点埋设宜采用,L 形螺纹钢,钢筋直径宜为18mm。22mm 外露端顶部宜加工成球形、图B、0 4,建.构,筑物竖向位移监测点1,砖墙或钢筋混凝土结构,2,监测点,3,地面,K1、监测点与建,构,筑物外表面距离,K2,监测点埋入结构深度、2。标志宜采用钻孔埋入的方式,周边空隙用锚固剂回填密实.标志点的高度宜位于地面以上300mm 3 螺纹钢外露端顶部与建 构 筑物外表面的距离宜为30mm 40mm、螺纹钢埋入结构长度宜为墙体厚度的1.3 1 2,B.0、5。地下管线监测点的埋设、图B、0,5 1。图B 0、5,2,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下管线管顶竖向位移监测点宜采用测杆形式埋设于管线顶部结构上,测杆底端宜采用混凝土与管线结构或周边土体固定 测杆外应加保护管,保护管外侧应回填密实,2、地下管线管侧土体监测点宜采用测杆形式埋设于管线外侧土体中 测杆底端宜与管线底标高一致,并宜采用混凝土与管线周边土体固定。测杆外应加保护管 保护管外侧应回填密实。3、保护井壁宜采用钢质材料、井壁厚度宜为10mm 井底垫圈宽度宜为50mm。井深宜为200mm、300mm,井盖宜采用钢质材料.井盖直径宜为150mm,井口标高宜与地面标高相同,图B。0.5,1.地下管线位移杆式直接监测点1。地面,2,保护井。3.测杆。4.保护管。5 管线、K1.保护井盖直径、K2 保护井井壁厚度、K3,井底垫圈宽度图B,0,5,2。地下管线管侧土体监测点1 地面 2 保护井 3,测杆.4.保护管.5。管线,6,混凝土块 K1、保护井盖直径.K2,保护井井壁厚度、K3.井底垫圈宽度B、0、6,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的路基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埋设。图B,0 6 应符合下列规定。图B,0 6.路基竖向位移监测点1,保护井。2,钻孔回填细砂。3。螺纹钢标志.4.路面。5,面层 6.基层 7、垫层。8,原状土、K1 保护井盖直径 K2。保护井井壁厚度,K3 井底垫圈宽度 K4,底端混凝土固结长度。K5.井底垫圈面距监测点顶部高度。K6.监测点顶部距井盖顶高度 1,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的路基竖向位移监测点宜采用钻孔方式埋设 钻孔深度应到原状土层,钻孔直径不宜小于80mm、螺纹钢标志点直径宜为18mm 22mm,底部将螺纹钢标志点用混凝土与周边原状土体固定、底端混凝土固结长度宜为50mm 孔内用细砂回填.2,路基竖向位移监测点的保护井壁宜采用钢质材料,井壁厚度宜为10mm 井底垫圈宽度宜为50mm,井深宜为200mm。300mm 井盖宜采用钢质材料。井盖直径宜为150mm.井口标高宜与道路地表标高相同。3 井底垫圈面距监测点顶部高度不宜小于井深长度的1 2,且不宜小于预计的路基最大沉降量,B,0。7,支护桩.墙。体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埋设 图B、0.7 应符合下列规定,图B.0。7,支护桩,墙,体水平位移监测点1。测斜管保护盖 2。钢套管。3 测斜管。4,支护桩。墙.体.5.测斜管底封堵端.6,基坑底部,7,支撑.8,地面 1 支护桩,墙 体水平位移监测点宜采用埋设测斜管的形式。测斜管内径宜为59mm。外径宜为71mm 埋置深度应至桩 墙。底部,测斜管管口部位宜采用钢套管保护.管底应进行封堵 2。测斜管宜在钢筋笼吊装前采用分段连接绑扎形式。并宜每1m绑扎一次 埋设时应保证测斜管的一对导槽垂直于基坑边线、B 0。8,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埋设、图B.0。8、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点宜采用埋设分层沉降管、管外套磁环的形式,分层沉降管内径宜为59mm、外径宜为71mm,埋置深度应符合监测设计要求、分层沉降管口部位宜采用钢套管保护.管底应进行封堵 2.保护井壁宜采用钢质材料.井壁厚度宜为10mm,井底垫圈宽度宜为50mm,井深宜为200mm.300mm.井盖宜采用钢质材料,井盖直径宜为150mm.井口标高宜与地面标高相同。图B。0.8。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点1 分层沉降管保护盖。2,保护井。3、分层沉降管、4,磁环 5.分层沉降管底封堵端、6,地表.K1。保护井盖直径.K2、保护井井壁厚度,K3,井底垫圈宽度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