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7、监测方法及技术要求7。1.一般规定7、1,1,工程监测所采用的监测方法和使用的仪器设备多种多样、监测对象和监测项目不同.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就不同 工程监测等级和监测精度不同.采用的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的精度也不一样,另外 由于场地条件,工程经验的不同、也会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总之 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设计要求.施工需要和现场条件等综合确定,并便于现场操作实施 7。1.2。本条对变形监测网的监测基准点,工作基点的布设要求进行了规定,目的是为了保证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稳定性,避免由于基准点不稳定或破坏等原因、导致监测数据不连续或无法解释。因此。对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7。1,3。本条规定是保证监测数据可靠 真实的前提条件.也是国家计量法规的基本要求.结合仪器自身特点 使用频次及使用环境.定期对监测仪器进行维护保养,比对检查、以保证仪器能正常工作,7。1,4,目前市场上监测传感器的种类较多,质量及费用差别较大 在传感器选型上应重点考虑工程的监测情况和特殊要求、如监测时间的长短、气象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与量测介质的适应性等,7。1,5,在相同的作业方式下监测、有利于将监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确保监测数据可靠的目的.7.1、6.本条强调了监测项目初始值读取的时间,避免因初始值读取不及时或滞后而损失掉变形数据、为保证初始值观测的准确性,要求对各项监测项目初始值观测次数应不少于3次,同时需要对初始观测值进行相对稳定性的判别。7、1。7。监测精度是指监测系统给出的指示值和被测量的真值的接近程度,是受工程监测环境、监测人员和监测仪器精度等因素影响的综合精度,精度在数理统计学中与误差相联系,监测精度越高,相应的监测误差越低.仪器精度只是某种仪器测定一个监测量的读数的准确程度,各监测项目所确定的监测精度,须满足监测对象的安全控制要求 同时还应兼顾经济合理的原则.7。1,8,监测元器件的工作状态和监测点的完好程度是获取完整.可靠监测数据的关键 如遭受破坏则有可能造成监控盲区 有些关键部位监测缺失甚至可能威胁到工程的安全。故应高度重视元器件和监测点的保护和恢复工作,7 1 9.随着工程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站仪自由设站 测量机器人,静力水准,微波干涉测量等新技术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 这些监测技术可以弥补常规技术的不足、具有实施安全 高精度,高效率、操作灵活等特点、有效地提高了监测的技术水平,促进了监测工作的开展、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工程监测的同时.应辅以常规监测方法进行验证 工程实践表明其具有足够的可靠性时方可单独应用。

页面正在加载中,点此刷新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