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线路结构监测要求10 2,1、隧道 路基的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直线地段宜每100m布设1个监测点 2。在曲线地段宜每50m布设1个监测点.在直缓、缓圆.曲线中点 圆缓。缓直等部位应有监测点控制 3,道岔区宜在道岔理论中心 道岔前端、道岔后端.辙叉理论中心等结构部位各布设1个监测点 道岔前后的线路应加密监测点,4。线路结构的沉降缝和变形缝.车站与区间衔接处,区间与联络通道衔接处、附属结构与线路结构衔接处等。应有监测点或监测断面控制。5,隧道,高架桥梁与路基之间的过渡段应有监测点或监测断面控制,6 地基或围岩采用加固措施的轨道交通线路结构或附属结构部位应布设监测点或监测断面 7,线路结构存在病害或处在软土地基等区段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布设监测点,10,2、2 高架桥梁的每一桥墩均宜布设竖向位移监测点。10 2、3 基准点的位置或数量应根据整条线路情况统筹考虑 利用施工阶段布设的基准点时、应检查基准点的可靠性。10.2。4,线路结构监测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线路结构施工和试运行期间的监测频率宜每1个月 2个月监测1次,当线路结构变形较大或地基承受的荷载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增加监测次数.2,线路运营第一年内的监测频率宜每3个月监测1次、第二年宜每6个月监测1次,以后宜每年监测1次,2次,3、线路结构存在病害或处在软土地基等区段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提高监测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