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空调冷热源10 5,1。冷热源站应根据总图规划。工艺布局、气象条件。能源供应状况、输送能耗等因素确定,集中冷热源站宜独立设置、也可在生产厂房内设置 10、5 2,冷源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具有常年余热蒸汽或热水时、应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供冷、2、无蒸汽或热水作为热源时,可采用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供冷、3、具有多种能源时。可采用复合式能源供冷 4、夏热冬冷地区,干旱缺水地区的办公楼,宿舍楼.食堂等建筑。可采用空气源或地源热泵冷 热。水机组供冷.供热.10,5,3.热源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选用工厂余热作为供热热源、可加装热回收装置或热交换机组回收热能,2,采用城市集中供热热源时,供热管网及换热站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的有关规定,3,采用锅炉供热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的有关规定.4,工艺冷却水可以利用且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 可采用吸收式热泵进行热回收供热、10,5、4,制冷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工艺需要的冷冻水参数与空调相同时。可使用同一制冷系统、2.制冷机台数及调节性能应满足空气调节及工艺冷负荷需求。并应满足部分负荷运行的调节要求.不宜少于2台,仅设1台时,应选择调节性能优良的机型.3,选用电动压缩式冷水机时,制冷剂应符合有关环保要求.10 5,5。冷热源宜采用集中设置的冷热水机组 制冷机组及供热设备选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有关规定.10.5.6。冷热源站应远离有防微振要求的工艺区域、10,5、7.冷热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闭式一次泵系统.冷冻水系统较大。阻力较高、各环路负荷特性或压力损失相差悬殊时。应采用二次泵系统,二次泵宜根据流量变化采用变速变流量调节方式.2。定压和膨胀应采用高位膨胀水箱方式、3、冷水机组供回水设计温差不应小于5,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加大供回水温差 4 保冷 保温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的要求确定.并宜选用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 湿阻因子大,密度小的不燃或难燃的保冷、保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