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水力除灰渣系统10.2 1,本条为新增条文、各种水力除灰系统在我国火电厂中应用广泛.成熟 经验丰富,因此.规范不再对水力除灰系统的具体方式作出规定 10,2,2、本条为新增条文、从锅炉除渣装置排出的渣过去一般多采用灰渣沟的方式 采用水力喷射泵,压力管是另一种输送方式,其主要优点是水量和出力容易控制,布置比较灵活。地下设施简单,水力喷射泵及其管道宜采用耐磨材料,10,2、3.系原规范第7,2。1条的修改。采用灰渣泵直接串联的布置方式。同采用中继灰渣泵房比较.对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检修 管理都比较方便、台州发电厂的灰渣泵为4级串联运行、石横发电厂的灰渣泵为3级串联运行。预留第4级串联的位置,灰渣泵3级串联的电厂较多,运行实践表明.采用灰渣泵串联运行的发电厂运行情况良好,10 2 4.系原规范第7。2,2条的修改 当采用容积式灰浆泵.如柱塞泵、油隔离泵,水隔离泵、高浓度水力除灰系统时.应优先考虑灰渣分除系统,当需要采用上述容积式灰浆泵输送灰和磨细渣的混除系统时、磨渣前应先将渣浆筛分和脱水,因为锅炉水封式除渣斗排出的渣一般有30,以上的细粒渣,可不经粉磨直接通过上述容积式灰浆泵输送,否则不但影响磨渣机出力、而且灰渣混放在渣斗内。容易引起渣斗的堵塞.采用容积式灰浆泵水力输送时,根据需要,也可采用两泵一管的并联系统、但在设计中应考虑当其中1台泵因故停运时管内流速降低的影响,以及切换启动备用泵或高压清水冲管的措施。10,2。5.本条为新增条文,浓缩机高位布置的目的是为了使泵房能布置在地面上.以改善运行,检修条件。并保证泵房不被灰浆淹没.10,2。6,本条为新增条文 10,2,7、系原规范第7 2.3条的修改、10.2,8 系原规范第7,2 4条的修改、对于离心泵.目前国内采用灰渣泵混除或单独除渣。有相当比例的电厂只设1台、组 备用泵或即使设2台,组,备用泵.实际只有一台。组,起到备用的作用,另一台。组、长期不用或基本不用 主要原因是国内灰渣泵的制造质量及其耐磨材质已有较大改善、易损件及整泵的连续运行时间有了较大提高 因此。离心泵一台,组 运行、一台、组.备用是可行的。对2台,3台,组.离心泵运行时.备用泵台数也减少为2台 组.此外,离心式灰渣泵,组。易损件及整泵连续运行时间与是单级泵还是多级泵关系不大,所以单级泵和多级泵采用同一备用标准。对于容积泵、目前国内大型电厂采用的容积泵多数为柱塞泵.油隔离泵和水隔离泵采用的较少。据调查、柱塞泵的主要易损件柱塞,阀组件的使用寿命已有较大的提高,因此 本条规定容积泵.柱塞泵。备用泵组的设置标准与离心泵相同、为确保电厂安全运行 可预留一台泵的基础。必要时可安装此泵 10 2 9 系原规范第7,2、5条的修改 由于沉灰池效果不佳。占地面积大,近年来,电厂的除灰系统已不采用。10。2,10,系原规范第7,2,6条的修改,据调查,多数发电厂敷设了2条或2条以上的压力灰渣、浆、管,其中1条为备用管,有的灰渣。浆,管由于结垢.必须定期清理,每次需要15d 30d或更长的时间,有的灰渣 浆,管不结垢,但磨损严重.必须定期翻转一定角度,故应敷设1条备用管,当灰渣.浆.管结垢严重时,应避免采用水力除灰.10、2、11,本条为新增条文 本条提出了灰渣管的选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