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水处理设备及系统14,1,水的预处理14。1,1,根据电厂附近全部可利用的,可靠的水源情况、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有代表性的水源跟踪并进行水质全分析 分析其变化趋势,选择可供电厂使用的水源。14 1,2,对于地表水。应了解历年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变化规律以及预测原水可能会被沿程污染情况,取得相应数据,对于受海水倒灌或农田排灌影响的水源,应掌握由此引起的水质波动。对石灰岩地区的地下水.应了解其水质稳定性 对于再生水 矿井排水等回用水应掌握其来源及深度处理实况,对于海水应了解高低潮位规律和含盐量,14 1.3.对选定水源其水质若有季节性恶化 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设置备用水源,14.1、4。原水水质全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表水,再生水应为全年逐月资料,共12份、2.地下水、海水。矿井排水应为全年每季资料。不少于4份,3,应对获得的水质资料进行验证并确定采用设计的设计水质和校核水质,原水水质全分析报告格式宜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14,1,5 原水预处理系统应在全厂水务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原水水质、后续处理工艺对水质的要求.处理水量和试验资料、并参考类似厂的运行经验、结合当地条件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原水预处理方式应满足下列规定、1,对于泥沙含量大于预处理系统设备所能承受情况时应设置降低泥沙含量的预沉淀设施,2。根据水域有机物种类,可采用氯化处理或非氧化性杀生剂处理、上述处理仍不能满足下一级设备进水要求时 可同时采用活性炭、吸附树脂或其他方法去除有机物,3。应根据原水中不同悬浮物、胶体的含量,选择沉淀,混凝,澄清。过滤。接触混凝、过滤或膜过滤等预处理方式 4、地下水含沙时应考虑除沙措施 原水中铁。锰以及非活性硅含量对后续水处理系统制水质量有影响时应考虑去除措施,5,碳酸盐硬度偏高以及受到污染需综合治理的原水 经技术经济比较。宜选用石灰.弱酸离子交换或其他药剂联合处理。6.当原水水温较低影响预处理效果时。宜采取加热措施,7、对于再生水及矿井排水等回用水源,应根据水质特点采用生化处理。杀菌,过滤,石灰凝聚澄清、膜过滤等工艺.14,1。6 预处理系统的设备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澄清器,池。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澄清器。池,的选型应根据进水水质、处理水量,出水水质要求 并应结合当地条件确定 2 澄清器 池,不宜少于2台。当有1台澄清器 池,检修时,其余的应保证正常供水、用于短期.季节性处理时可只设1台。3,装有原水加热器的澄清器,池,前应设置空气分离装置、2、过滤器、池.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过滤器。池、的选型应根据进水水质、处理水量,处理系统和水质要求结合当地条件确定 2,过滤器。池.不应少于2台,格。当有1台、格 检修时 其余过滤器,池 应保证正常供水,3。超。微,滤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超,微,滤装置的设计应根据进水水质特点和出水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膜组件形式。膜材料以及装置的运行方式,2,超、微.滤装置的套数不应少于2套,膜的配置应考虑其在使用过程中膜通量的衰减和压差升高的影响,4、水箱,池 水泵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处理系统的各种水箱。池.其总有效容积应按系统自用水量。前后系统出力的配置以及系统运行要求设计 可按系统前级处理的1h.2h贮水量配置 2、母管制系统的水泵应考虑备用泵.当水泵的布置高于箱、池。最低水位时.每台泵应有独立吸水管.14.1.7,澄清器,池.排泥 过滤器.池 反洗宜程序控制。14,1。8 预处理系统应配置必要的在线监督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