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则1、0、1。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建设,防止地基湿陷.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建筑物 包括构筑物 本标准条文中的建筑物均包括构筑物 的安全使用 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是制定本标准的宗旨和指导思想.节能是我国的大政方针,建筑能耗在我国总能耗中占据比例较高,在建设的各环节除考虑技术,经济.安全等因素外、同时还应考虑节能要求和对环境的影响。1,0 2、我国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大部分地区,河南西部和宁夏 青海,河北的部分地区 新疆.内蒙古和山东。辽宁、黑龙江等省,自治区的局部地区亦有分布,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筑工程。包括交通、电力.能源 水利等行业建设工程中的建筑物的勘察 设计,施工,检验。使用与维护,均应按本标准的规定执行,1 0,3。湿陷性黄土是一种非饱和的欠压密土 具有大孔和垂直节理、在天然湿度下、其压缩性较低,强度较高,但遇水浸湿时.土的强度显著降低。在附加压力或附加压力和土的自重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湿陷变形。是一种下沉量大 下沉速度快的失稳性变形,对建筑物危害性大。本条强调了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场地湿陷类型 地基湿陷等级 湿陷土层分布特点等 工程要求,对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的敏感程度等.及工程所处的水环境、浸水可能性,地面渗入还是侧向渗入。地下水上升至湿陷土层内可能性,等因素、结合当地建设经验、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止地基湿陷对建筑物产生危害.防止地基湿陷的措施有地基处理及基础措施、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三种措施的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本标准强调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即以治本为主.治标为辅。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消除隐患,对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地基处理难度较大。与一般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标准相比有所放宽。防水措施、结构措施更显重要,1、0、4。本标准是根据黄土的湿陷性特征编制的.对本标准未规定的有关内容,应按有关现行国家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