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给水排水。供热与通风设计,储水构筑物5,5,1,储水构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刚度.容积,地基湿陷等级.结合当地建筑经验采取设计措施,5,5 2。埋地管道与储水构筑物之间或储水构筑物相互之间的防护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与建筑物之间的防护距离的规定相同 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加强储水构筑物的防渗漏处理.2、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可按一般地区的规定设计、5。5,3,建筑物防护范围内的储水构筑物,当技术经济合理时、宜架空明设于地面或地下室地面以上。5 5,4,储水构筑物应采用防渗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预埋件和穿池壁的套管、应在现浇混凝土前埋设。不得事后钻孔,凿洞。5,5。5,储水构筑物的地基处理,应采用整片灰土或土垫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灰土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0,30m.土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0,50m.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一般水池的垫层的厚度应为1,00m.2,50m,特别重要的水池。宜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2.垫层外放尺寸不宜小于垫层厚度。且不得小于0 50m,3 垫层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 97。5.5。6,基槽侧向宜采用灰土回填。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4,给水。排水管道5.5、7、给水 排水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内管道宜明装、暗设管道应设置便于检修的设施、2 室外管道宜布置在防护范围外.布置在防护范围内的地下管道、应采取防水措施。3.管道接口应严密不漏水,并应具有柔性、管道接口法兰.卡扣,卡箍等应安装在检查井或地沟内.不应埋在土层中,4 设置在地下的管道检漏管沟和检漏井 应便于检查和排水,5、5.8,地下管道管材的选用 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沟及管井内的压力管道宜采用球墨给水铸铁管,给水塑料管。钢管,不锈钢管,钢塑复合管,双金属复合管等,2、埋地压力管道宜采用球墨给水铸铁管 给水塑料管,焊接不锈钢管 丝接钢管、熔接钢塑复合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等、3,自流管道宜采用排水铸铁管,塑料排水管、钢塑复合排水管。玻璃钢夹砂排水管、离心成型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等、4,对埋地给水铸铁管,不锈钢管及熔接钢塑复合管应做防腐处理,对埋地钢管及钢配件应做加强防腐层 5、管材 管件均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5.5。9 屋面雨水引出外墙后,应接入室外雨水明沟,管道或检查井.5 5 10,检漏管沟应作防水处理、其材料与做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检漏防水措施、应采用砖壁混凝土槽形底检漏管沟或砖壁钢筋混凝土槽形底检漏管沟.管沟高度大于1.6m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检漏管沟 2,对严格防水措施.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检漏管沟、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大的建筑,宜增设防水层,防水层应做保护层,3,对高层建筑或重要建筑,当有成熟经验时,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检漏管沟或具备检漏报警功能的直埋管中管。4 直径较小,长度较短的管道 采用检漏管沟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金属套管或钢筋混凝土套管代替管沟.5,5 11,检漏管沟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第5 5,10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检漏管沟的盖板不宜明设 当明设时或在人孔处,应采取防止地面水流入沟内的措施。2.检漏管沟的沟底应设坡度 并应坡向检漏井 进。出户管的检漏管沟,沟底坡度宜大于2,3,检漏管沟的截面。应根据管道管径 数量和安装与检修的要求确定 在使用和构造上需保持地面完整或当地下管道较多并需集中设置时。宜采用半通行或通行管沟,管廊、4 不得利用建筑物和设备基础作为沟壁或井壁,5 检漏管沟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或墙处不得断开。并应加强其刚度 检漏管沟穿出外墙的施工缝,宜设在室外检漏井处或超出基础3m处,5,5.12 甲类建筑和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乙类中的重要建筑、室内地下管线宜敷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设备层内,穿出外墙的进,出户管段,应设置在管沟内,且宜集中设置在半通行管沟内,5.5、13,穿基础或穿墙的地下管道,管沟,在基础或墙内预留洞的尺寸,应符合本标准第5.4,5条的规定,5,5,14.检漏井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检漏井应没置在管沟末端和管沟沿线分段的每段下游检漏处.2。检漏井内宜设集水坑、其深度不应小于300mm,3,当检漏井与排水系统接通时.应防止倒灌、5。5,15、检漏井 阀门井,消火栓井 消防水泵接合器井,洒水栓井,雨水篦外和检查井等,应做内壁防水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取防止地面水。雨水流入井内的措施。2。防护范围内的各种井、宜采用与检漏管沟相应的材料、3.不得利用检查井.消火栓井.消防水泵接合器井。洒水栓井和阀门井等兼做检漏井,但检漏井可与检查井或阀门井共壁合建,4、不宜采用闸阀套筒代替阀门井,5、5,16,在湿陷性黄土场地、地下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如检漏井 阀门井,检查井,管沟 消火栓井.消防水泵接合器井等的地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150mm。300mm厚的土垫层.对埋地的重要管道或大型压力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尚应在土垫层上设300mm厚的灰土垫层 2,对埋地的非金属自流管道.应符合本条第1款地基处理要求。且应设置混凝土条形基础、5.5。17,管道穿过井.或沟,时.应在井,或沟,壁处预留洞孔或预埋防水套管.管道与洞孔、套管间的缝隙,应采用不透水的柔性材料填塞 5.5,18.管道穿过地下室外墙 屋面,水池的池壁处,宜设柔性防水套管或直接预埋翼环套管,且应在连接设备穿水池的池壁处设柔性防水套管并在管道上加设柔性接头或软管,水池的溢水管和泄水管 应接入能满足排水量的排水系统或明沟,集水坑.供热管道与风道5.5,19,采用直埋敷设的供热管道。管材选用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对重点监测管段,宜设置泄漏报警系统,5,5、20.采用管沟敷设的供热管道、在防护距离内的管沟材料及做法应符合本标准第5。5,10条和第5、5。11条的规定。各种地下井,室应采用与管沟相应的材料及做法.在防护距离外的管沟可采取基本防水措施,阀门不宜设在沟内。5、5.21 供热管沟的沟底坡度宜大于2、并应坡向室外检查井 检查井内应设集水坑 其深度不应小于300mm,检查井可与检漏井合并设置.在过门地沟的末端应设检漏孔,地沟内的管道应采取防冻措施。5 5、22,直埋敷设的供热管道、管沟和各种地下井 室及固定墩等的地基处理.应符合本标准第5.5。16条的规定.5 5。23,直埋敷设管道的补偿器。阀门。疏水装置等宜布置在检查井内 5,5.24。地下风道和地下烟道的人孔或检查孔等。不应设在有可能积水的位置、确有困难时 应采取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5,5,25、架空管道和室内外管网的泄水 冷凝水。不得任意排放、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