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G。单桩竖向静载荷浸水试验要点G。0,1。本试验要点适用于测试浸水条件下桩侧负摩阻力。中性点深度及桩周土饱和状态下单桩承载力.G、0、2、试验浸水坑应符合下列规定、1,浸水坑的平面尺寸,边长或直径.仅测定桩周土饱和状态下的单桩竖向承载力时。不宜小于5m,测定桩侧负摩阻力和中性点深度时 不宜小于自重湿陷性黄土层的深度 并不应小于10m,2、试坑深度不宜小于500mm。坑底面应铺100mm,150mm厚度的砂 石 在浸水期间、坑内水头高度不宜小于300mm。3,可在试坑底面布置一定数量及深度的渗水孔。孔内应填满砂砾.G,0,3,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浸水试验方法。可选择先湿法或后湿法.G,0。4,先湿法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浸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加载前向试坑内浸水,连续浸水时间不宜少于10d、过程中应记录桩顶沉降量,记录间隔时间不宜大于6h,2、桩周湿陷性黄土层达到饱和,且桩顶沉降稳定后。在继续浸水条件下对桩顶分级加载至极限荷载或设计荷载的2倍、G,0,5 后湿法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浸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在试坑浸水前,对桩分级加压至设计荷载,2,在设计荷载下沉降稳定后,维持桩顶荷载不变。向试坑内浸水 连续浸水时间不宜少于10d、过程中应记录桩顶附加沉降量。记录间隔时间不宜大于6h,3.桩周湿陷性黄土层达到饱和.且桩顶附加沉降稳定后,在继续浸水条件下对桩顶分级加载至极限荷载或设计荷载的2倍、G 0,6 桩侧负摩阻力和中性点深度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在浸水试坑内设置观测自重湿陷的浅标点和深标点。实测自重湿陷下限深度,2.预估的中性点深度附近应埋设有桩身内力测试元件。当中性点深度难以预测时、桩身内力测试元件宜加密埋设。或采用线测法进行内力测试.3 先湿法桩顶无荷载或后湿法桩顶维持设计荷载、试坑浸水期间。在桩侧负摩阻力值和中性点深度稳定后应暂时停止注水,继续测试负摩阻力和中性点深度不少于10d。负摩阻力和中性点深度不再变化后 重新注水.继续对桩分级加载。4,取试验过程中下拉荷载最大时对应的负摩阻力值和中性点深度作为实测值、G 0、7。基准桩或沉降观测基准点应设在浸水影响范围外.试桩和锚桩设置,开始试验时间,试验装置.量测沉降用的仪表.分级加载额定量.加。卸载的沉降观测和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等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桩顶附加沉降量的观测精度不应低于0,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