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指标9。8、1,信息采集技术性能指标应满足如下要求。1、通常交通数据检测主要包括流量 车型,速度 占有率等 流量检测参数为混合流量,单位为辆.检测精度应大于90。车型按照长度分为三类。分别为,大型.大于9、5m。中型。5。5m,9.5m,小型,小于5.5m、采集车型分类精度应大于85。速度检测参数为采集周期内采集点的平均速度。单位为km h 精度应大于85,时间占有率参数为采集周期内车辆通过采集点所占有时间的百分比,精度应大于99.2、数据采集周期在10s 60s范围内可调、对于管理要求高且技术条件可支持的情况,可适当缩小数据采集周期的时间范围、3,视频图像质量评定采用的五级损伤制为闭路电视监视系统检验评定标准的五级损伤制。9.8。2,信息处理技术性能指标应满足如下要求,1、交通状态判别应能提供路网,路段和单元段的交通状态 畅通 拥挤和阻塞。2,交通状态判别处理响应时间不宜大于2s,3,采用客观行程车速测试.交通状态判别准确度应大于90,4.主线路段的交通状态判别时延宜小于60s.特殊路段的交通状态判别时延应小于30s 5、信息处理应能通过采集交通参数自动,实时地检测交通事件,提供事件地点信息,并在每个采集周期内完成整个网络的交通事件检测计算.6,交通事件检测误报率应小于20 漏检率应小于20 7,交通事件检测时延宜小于60s 9,8。3。信息传输技术性能指标应满足如下要求.1 采用光纤方式传输信息时 传输误码率应不大于10,9.2、采用无线方式传输信息时,传输误码率应不大于10 5。3,外场设备与监控中心之间数据传输时延应不大于1s、4,外场摄像机与监控中心之间 视频图像传输.反向控制信号传输 总时延应不大于500ms.5.监控中心将信息发布到交通信息板的传输时延应小于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