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 刮板输送机紧固件 非金属嵌件六角锁紧螺母 MT/T 187.9-91
  • 煤炭工业露天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 2008年
  • 采煤机电气调速装置技术条件 第4部分:开关磁阻调速装置 MT/T 1041.4-2011
  • 煤矿用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 MT/T 467-1996
  •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5部分:相控阵超声检测 NB/T 47013.15-2021
  • 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 第8部分:锆及锆合金焊丝和填充丝 NB/T 47018.8-2022
  • 煤用分级破碎机 MT/T 951-2005
  • 悬臂式掘进机 圆环刮板链及驱动链轮的系列与参数 MT/T 928-2004
  • 煤矿科技术语 第3部分:地下开采 GB/T 15663.3-2008
  •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215-2015
8、5,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8,5.2.本规范对抗震地段的划分沿用了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基本原则与内容要求.考虑到煤炭工业建设的特殊性增加了部分内容.1,有利地段。与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一致,2,不利地段增加了、一 对建设工程安全有较大影响的岩溶中等发育区段 二,存在不稳定型地裂缝的区段。三、采空塌陷边缘及地表移动尚未稳定的采空塌陷中间区段,3,危险地段增加了、一,全新活动断裂和发震断裂带及其临近区段。二 严重影响建设工程安全的岩溶强发育区段.三、处于地表移动活跃期的采空塌陷区,四。地下储水或储毒气的掩覆老采空区、全新活动断裂为在全新地质时期,约一万年。内有过地震活动或近期正在活动、在今后一百年可能继续活动的断裂,全新活动断裂中,近期.500年来。发生过地震震级M 5级的断裂.或在今后100年内,可能发生M 5级的断裂,为发震断裂,8。5、4、对本条第1、2款说明如下,1,测试孔深度以土层剪切波速大于500m,s为原则 但在某些情况下.不一定测到土层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情况下也能准确确定场地类别 此时就不一定非要增加测试孔深度,找到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如等效剪切波速小于等于250m,s 但大于150m s 此时覆盖层厚度只要大于50m 场地类别就一定是,类。即钻孔深度大于50m而土层剪切波速仍小于500m.s时也可终孔,但是要注意,当进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时,测试深度就应达到500m.s的土层剪切波速.否则应钻至100m深度.2,根据大量实测剪切波速成果资料,坚硬与较坚硬岩石,新鲜的软质岩石及厚层的坚硬土层的剪切波速都大于500m。s,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厚层的坚硬土层是指从浅部开始,且其下无软弱土层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地层剪切波速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实际情况确定的、8.5、6,本条第1款规定、对液化危害程度大的重要建设工程应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地震液化判别测试方法 其中一种应为标准贯入试验法,以提高其可靠性、本规范第8。5。3条以外的其他地面建筑工程可只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法判别,对重要性等级为三级的建设工程、当有成熟经验时也可采用除标准贯入试验法判别以外的其他方法 在工程实践中经常发现勘察单位在液化判别与计算时取现场勘察时的地面标高、这在初步勘察阶段尚可.但到了详细勘察阶段就应按设计平场标高计算标贯点深度及地下水位深度,现代矿山往往造成厚层填方区。对此应保证填土材料的性质及填土的处理质量。一般经过处理的填土可按有效覆盖压力考虑、对处理效果差或未经处理直接堆填的填土层可折减计算高程.平场标高,关于地下水位问题,目前尚无一致的意见,我们认为液化计算时是使用勘察期间的地下水位还是使用评估后的某个较高水位,是使用平场标高下的同一水位还是采用平场标高下的不同水位,应通过具体的分析确定。场地地震液化危害程度的综合分析与评价是液化评价的重要内容 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涉及多种因素的影响 而一些勘察单位却往往忽视此内容 综合分析与评价应在单点,单孔液化计算的基础上注意下列三个层次的内容。1,对每个标准贯入试验点进行单独判别.俗称逐点判别,即分析单个计算点的液化情况。当标准贯入锤击数小于或等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可采用图和表的形式列出各液化计算点的深度分布 进而确定液化土层的深度分布情况,2.按标准贯入试验孔计算液化指数,分析液化判别勘探孔及液化等级的平面分布情况、必要时进行液化等级的分区,3,对液化场地危害程度的综合评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尤其对复杂或特殊的建设场地 不能简单地根据.液化等级 确定其液化危害程度 还应考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如倾斜场地或液化土层临空时就有可能造成液化后的土层失稳或滑动、其危害程度远大于液化本身,勘察技术人员应给予高度重视,8 5 7、在以往审查的架空送电线路。管道线路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中.经常出现所有勘探点深度均为地面下6m.这在正常情况下满足了设计使用要求.但忽略了6m以下可能存在液化土层的情况,为此本规范强调。初步勘察与详细勘察合并进行时 应对可能的液化区段进行地震效应的勘察。即应进行土性与地下水的调查 对有可能存在液化的区段 勘探点深度应超过6m、而液化判别深度则不超过地面下15m,本规范第4.1。3条也是针对此情况而做的规定 8,5 8。一般饱和砂土.粉土的液化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有明确的要求及判别方法 煤炭建设工程勘察遇到时可按此规范执行.由于相当一部分煤矿矿井与选煤厂建在黄土分布区.而饱和黄土 粉土 的液化又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地震效应问题、因此本规范增加了饱和黄土。粉土,液化初步判别的内容 中国地震兰州地震研究所的张振中教授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2001年建筑出版社出版的、湿陷性黄土研究与工程,杂志中刊出了张教授,黄土动特性研究进展与展望,的论文中对黄土。粉土、液化的初步判别给出了表6的研究成果,表6、饱和黄土液化初判条件 表6中粉粒为d,0,05mm,0,005mm。本规范考虑到饱和黄土,粉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取样,制样,试验测试都存在较大的扰动及不确定性,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可信度不高。故正文中去掉了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判别内容。关于Q3黄土的说明。一般情况下,第四纪晚更新世,距今约1万、15万年,Q3黄土不液化 但具备下列条件时就有发生震动液化的可能。一是时代较新的Q3黄土。二是有地貌较为平坦或缓斜坡的黄土完整土层,三是地下水位较浅或有其他水源补给,1920年我国海原8,5级地震就引起了宁夏固原附近石碑塬液化移动的现象 石碑塬液化发生于清水河的二.三级阶地上.就是Q3黄土液化的实例。关于黄土的饱和度问题,一般是指饱和度大于或等于75,的情况,但考虑到液化产生危害需要喷水冒,砂、或产生严重不均匀沉降、震陷、故饱和黄土宜按饱和度80.考虑.同时应具备的条件为天然含水量大于25.及液性指数大于0,75,8.5。9、进一步判别饱和黄土、粉土,液化与否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中的标准贯入试验法进行。之所以这样规定是为了适合绝大多数勘察单位的习惯做法,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勘察单位在对饱和黄土。粉土 的液化判别时都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标准贯入法,但研究表明饱和黄土的液化要比一般粉土液化程度严重得多,工程统计结果表明要严重20,30.为了解决饱和黄土.粉土,的液化比一般粉土液化程度严重的问题.又考虑到各勘察单位的习惯及现有计算软件使用情况.故本规范采用了直接将液化指数提高20,后 再套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的液化等级进行评价的方法.见表7,表7。液化等级划分.表7中IIE.1.2IIE,IIE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计算的液化指数。本规范第8.5。3条中的煤矿矿井与选煤厂地面建筑工程,其液化判别深度应取20m,其他建设工程的液化判别深度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的规定执行,8。5 10,黄土.粉土,的震陷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地震效应问题 但目前的现行行业标准、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83未包括,黄土,这方面的内容,而煤炭矿井建设相当一部分处在黄土分布区,因此本规范列入了黄土,粉土 震陷初步判别的内容.关于震陷量的估算方法.目前较为被大家认可的是.模量软化法.和,震陷系数总和法、此两种方法的试验测试和计算都比较麻烦,一般的地基勘察工作中不多用.大多数勘察设计单位也不具备其设备、如动三轴,能力,另外凡震陷的黄土 粉土,强度都很低,变形大.一般不能做建筑工程的天然地基 需要进行地基处理,故做大量的试验、计算工作没有实际意义,而能采用。天然地基.的建设工程,其荷载小 工程重要性等级低,故有经验时可按现行行业标准、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83的规定估算震陷量,现行行业标准。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83,2011第6。3。4条第2款给出了厚层软弱土震陷量估算值,详见表8,表8,地震震陷量估算值。mm、当地基条件仅符合表8所列内容之一时、可适当减小震陷量、地基两个条件都不符时可不考虑震陷量对地面工程的影响,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