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各阶段勘察技术要求4.2、1.可研勘察应以搜集资料.现场踏勘与工程地质测绘为主。必要时可辅以简易勘探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了解当地煤矿矿井与选煤厂的建设及当地建筑经验.2,应了解当地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开采。并应初步查明当地建筑材料。采购运输及工程用水水源.3 应搜集区域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山川水系及水文气象资料.并应初步查明场地地质构造及地形地貌特征.4,应了解地震活动史及地震引发的灾害,并应初步查明场地内及其附近活动断裂的位置,走向及规模.5 应初步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及发育程度。4。2 2.可研勘察应初步评价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 并应根据建设工程特点和工程地质条件、按下列因素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拟选场地进行经济技术方案的分析与比选,1.场地稳定性,2 不良地质作用的危害程度及其避让的可能性或治理的难易程度。3,地震动参数分区及工程地质条件对建设工程的抗震影响,4,地基岩土特征及可能采用的地基基础类型。地基处理的难易程度 5,场地地形变化及场地整平 加固与利用的难易程度、4、2,3、可研勘察应提出选址或选线的建议,选址或选线应避开下列场地或地段,1,不良地质作用发育且对场地稳定性有严重影响,或建设工程位于斜坡上,在其施工及使用期间斜坡将出现整体失稳、2,洪水位淹没场地。河水冲蚀岸边严重威胁场地稳定性 3,地下有可开采的矿藏或矿藏正在开采中 4、本规范第8。5。2条第4款所列危险地段,4。2,4.初步勘察应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以勘探,测试为主 必要时可辅以工程地质测绘、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取得建设场地范围 场地地形图及相关设计资料,2,应初步查明岩土层性质。分布、时代及成因 并应划分地貌单元。3。应初步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与性质、并应分析地下水对设计与施工的影响,评价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 应初步查明液化土层的深度与厚度,并应计算地基的液化等级。5,应查明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地质构造、活动断裂及地震区划资料、6,应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范围,性质,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4、2 5,初步勘察应明确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 应分析场地各区段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应推荐建设地段和基础持力层。并应初步评价可能采取的基础类型、地基处理及地下水控制方案.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煤矿矿井与选煤厂地面建筑工程,应为确定工业场地的总平面布置.建设工程的地基基础方案选型及基础设计,地基处理或桩基工程方案提供资料、2,对管道工程.应为确定管道线路走向。位置与埋深、穿 跨。越地点与穿,跨、越方式,施工方法及基础形式提供资料 并应按本规范附录B初步确定土石等级,3.对隧道工程、应为确定隧道走向与位置提供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应按本规范附录C初步确定隧道围岩级别、并应推荐隧道进,出口位置。同时应初步评价其稳定性。4 对架空送电线路工程,应为确定线路走向与塔.杆。基础位置及选择塔,杆,基础形式或地基处理方案提供资料,对地下送电线路工程,应为确定线路走向,位置与埋深提供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4.2 6,煤矿矿井与选煤厂地面建筑工程初步勘察应按建设场地布置勘探工作量.勘探线 点的布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初步勘察勘探线,点间距宜符合表4,2,6的规定。表4 2。6 初步勘察勘探线.点间距,m、2。勘探线宜垂直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及地层界线布置,3、勘探点宜布置在勘探线上,每一地貌单元均应布置勘探点、在地貌单元交接部位 地层变化大或陡倾岩层处宜布置勘探点、4 控制性勘探点宜结合地貌单元,场地条件及重要工程的所在区域布置。其数量不宜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5。5,对地质条件简单的平坦场地宜按方格网布置勘探点、6,对岩质地基宜结合其地质构造.岩体特性及风化程度等因素布置勘探点或测绘点,4,2.7,煤矿矿井与选煤厂地面建筑工程初步勘察.勘探点深度应符合表4、2,7的规定,表4,2 7 初步勘察勘探点深度,m。注.1、表中勘探点深度只适用于土质地基,2。岩质地基可根据岩石性质及风化程度确定勘探点深度,4.2.8,初步勘察应按下列规定对本规范表4。2。7的勘探点深度进行调整.1 勘探点地面标高与设计平场标高相差较大时,应按其差值调整勘探点深度,2,勘探深度内有分布均匀,厚度超过3m的坚硬土层 且其下又无软弱下卧层时 一般性勘探点深度可减小,3、勘探深度内遇软弱地层时.勘探点深度应加深 其中控制性勘探点应穿透软弱地层。4、遇人工冻融土地基。勘探点深度应加深.5.对可能采用人工地基或桩基础的建设工程。勘探点深度应满足相应设计与评价要求,6,土质地基下遇基岩时、一般性勘探点应钻入基岩 并应准确鉴别其岩性及风化程度.控制性勘探点应钻入强风化层不少于5m、必要时可穿透强风化层,当基岩为中等风化或微风化时.可进入基岩适当深度。4 2。9,初步勘察采取原状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取原状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4,且宜结合地貌单元及地层结构均匀分布.2.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数量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对连续的静力触探或动力触探不应少于3个孔。3.对影响地基稳定和变形的软弱夹层或透镜体应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 4,对液化地基。液化判别的勘探点数量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8、且不应少于3个,4。2 10,初勘报告应明确本勘察阶段未查明的岩土工程问题或遗留问题 提出详勘阶段应对其继续勘察的要求,并宜提出对影响建设工程的地下水或泉等进行长期监测的建议、4,2,11.详细勘察应根据建设工程特点及场地岩土条件。采用多种勘探与测试手段。对特别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可进行专项测试与试验.详细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取得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地面建筑工程总平面图 掌握平场标高、建设工程性质,规模。结构特点 荷载大小,基础形式及埋深,变形要求等资料、2、应进一步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 3。应查明岩土类型,分布及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 均匀性及承载力.4,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地面建筑工程 应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并应预测其变形特征,5,应查明埋藏的河道,沟谷 墓穴,孤石等对建设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 应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地下水水位及其变化幅度、7,应查明液化土层的深度分布及液化指数的平面分布。并应评价地基的液化等级及危害程度。8,应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9,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应给出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4,2,12、详细勘察应进行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煤矿矿井与选煤厂地面建筑工程,应根据其工程性质及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地基类型,基础形式,承载力.地基稳定性与均匀性.地基处理,桩基方案及地基变形等的分析与评价,并应提供对不良地质作用整治的建议措施 2,对管道工程 应查明管道线路及管道穿,跨 越地段的岩土工程条件、确定土石等级 应给出管道施工开挖与沟槽支护方式。基础形式与穿,跨,越方式的建议。并应提供对不良地质作用整治的建议措施。3,对隧道工程,应查明隧道沿线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确定隧道围岩级别、并应给出掘进方式及支护方式的建议、应预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并应提供预防措施的建议、应评价隧道进、出口的稳定性,并应提供治理与预防措施的建议。4,对架空送电线路工程,应提供塔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应给出塔.杆 基础设计选型或地基处理的建议,应评价沟,坎,河岸边或不良地质作用对塔。杆,基础稳定性的影响,并应提供整治的建议措施,对地下送电线路工程,应提供沿线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条件及沟槽开挖或穿越的建议措施。4,2.13 煤矿矿井与选煤厂地面建筑工程详细勘察,应根据建设工程性质 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及岩土条件、按下列规定布置勘探点,1。勘探点宜按地面建筑工程的外轮廓线和角点布置,重要性等级为三级的建设工程群体可采用网格状布置、2.地基等级为一级。且荷载大的一柱一桩工程,宜每柱 桩 布置勘探点、3、端承桩工程的勘探点间距宜为12m、24m。其相邻勘探点揭露的持力层层顶高差宜控制在2m以内、摩擦桩工程的勘探点间距宜为24m、36m。4、对岩质地基,应根据地质构造,岩体特性及风化程度,并结合建设工程对地基及稳定性的要求布置勘探点、5,控制性勘探点宜结合工程性质及其平面形状布置、其数量应满足地基变形计算与评价的要求,6,建设工程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软弱下卧层层面坡度超过20 临坡且外倾层面坡度超过10,时、宜加密勘探点,7、车间或厂房内的重大设备基础。重大动力机器基础,应单独布置勘探点,4,2、14,详细勘察采取原状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与试验的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取原状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及勘察等级确定。且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3.其中取样孔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5.2、勘探孔中采取原状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的竖向间距,在主要受力层内宜为1m。2m,主要受力层以下宜为2m,3m 且每层土均宜有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3,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原状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4.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数量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对连续的静力触探或动力触探不应少于3个孔、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还应增加取土试样或原位测试的数量,5.对影响沉。成.桩或地基处理的薄夹层或透镜体宜单独划分 并应取样或测试,6,对高灵敏性粉土或高灵敏性黄土状粉土应取样测定其灵敏度.7.对含大量黏性土的碎石土或含碎石.卵石的黏性土,不能采取原状试样时应进行原位测试,同时应采取,级土试样测定其天然含水量和可塑性指标、8。对难以取样测定或用原位测试确定其力学性质的岩土,可采用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和变形参数,同一试验土层不应少于3组,9,对液化地基,液化判别的勘探点数量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6、且不应少于3个,单个地面建筑工程勘察时不应少于2个液化判别勘探点.10,对液化的饱和砂土和粉土应从贯入器内取样。并应测定其颗粒组成与黏粒含量,11 当设计需要提供地基土动力参数时.应进行相应的动力测试与试验、数量不应少于2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