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黄土边坡5.3。3,目前黄土高边坡多采用多级放坡形式进行处理。这就要求查清坡顶。坡底之间的土层性质.故对多级放坡边坡应在本规范表5,1。3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勘探孔数量 在山西等地曾多次发现两类边坡失稳的情况、一类为坡脚土体强度不够而失稳,另一类为上部为黄土、下部为强风化岩层的边坡。此类边坡稳定与否取决于强风化岩层的强度.或浸水情况 和强风化岩层是否存在与边坡倾向一致的软弱结构面等 勘察时应引起注意.并适当增加勘探点。查明强风化岩的性质及可能的浸水情况,5,3、6、由于黄土的特殊性致使黄土边坡的稳定性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 即实际稳定。而计算结果却不稳定 而目前也没有更好的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通过调查、一些单位采用天然状态下土试样的直接剪切 固结快剪。试验或三轴试验的峰值指标进行计算与评价边坡稳定性,当然前提条件是边坡在使用期间不浸水且具有成熟的地方经验,5 3。8,对自重湿陷性黄土组成的边坡 应进行边坡和坡脚浸水的可能性分析。尤其是坡脚浸水的可能性分析,因为一旦坡脚浸水就可能造成边坡失稳、对中 强湿陷性的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边坡.一旦坡脚浸水也会造成坡脚强度大幅下降.进而造成边坡失稳、这里的湿陷性强烈程度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的规定,即0、015 δs。0 03时为弱湿陷性,0,03.δs 0。07时为中等湿陷性 δs,0,07时为强湿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