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8.5、1 对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7度的场地.应进行地震效应的分析与评价 当本规范第8、5、3条所列地面建筑工程处于6度区时.应提高至7度进行液化判别,8,5、2.对建设场地抗震有利.一般、不利或危险地段的划分 应符合下列规定 1。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区段、应划分为有利地段 2,不属于本条第1、3,4款的地段,应划分为一般地段,3 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陡坡、陡坎、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含古河道,疏松的断层破碎带。暗埋的塘浜或沟谷和半填半挖的地基,软塑黄土及高含水量的可塑黄土 对建设工程安全有较大影响的岩溶中等发育区段 存在不稳定型地裂缝的区段。采空塌陷边缘及地表移动尚未稳定的采空塌陷中间区段 应划分为不利地段,4,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陷,地裂等.全新活动断裂和发震断裂带及其临近区段。严重影响建设工程安全的岩溶强发育区段,处于地表移动活跃期的采空塌陷区,地下储水或储毒气的掩覆老采空区等应划分为危险地段 8,5。3、符合下列条件的煤矿矿井与选煤厂地面建筑工程所在场地。勘察时宜实测覆盖层厚度,1,高度大于或等于30m的井架,高度大于或等于60m的井塔、2。高度大于或等于100m的烟囱。3,直径大于或等于25m的筒仓或容量大于或等于0,1Mt的半地下储仓。4,直径大于或等于120m或跨度大于或等于90m的大型储煤场.5.高度大于或等于30m的选煤厂主厂房,跨度大于或等于30m且起重机吨位大于或等于50t的单层厂房 8、5 4,覆盖层厚度可根据孔内剪切波速测试确定 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覆盖层厚度应以岩土层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深度确定 当场地覆盖层厚度大难以实测时。也可按本规范表8、5 5规定的覆盖层厚度指标确定波速测试孔的深度 2,坚硬或较坚硬岩石,新鲜的软质岩石及厚层密实的碎石土、可认定为剪切波速大于500m.s。3.同一地貌单元内 波速测试孔不应少于2个,4 本规范第8 5、3条所列单体地面建筑工程不宜少于2个波速测试孔。群体时测试孔数量可减少,但每个单体地面建筑工程的波速测试孔不宜少于1个.8,5 5,建设工程的场地类别,应根据岩土层的剪切波速或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表8。5.5确定,表8。5.5,建设场地类别划分 注.表中vs为岩石的剪切波速,vse为土层等效剪切波速、8,5.6。详细勘察阶段液化判别的方法及勘探点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本规范重要性等级为一级的煤矿矿井与选煤厂地面建筑工程和安全等级为一级的边坡工程。应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及其他有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2,液化判别的勘探点数量应符合本规范第4.2,14条第9款的规定 3.同一土层中同一种测试方法的测试数量,非连续的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个,连续的测试数据不应少于3个 8,5、7、送电线路。管道线路工程初步勘察与详细勘察合并进行时 应对可能的液化区段进行地震效应的勘察,并应判别至地面下15m深度内的可液化土层 每个可能液化区段不应少于2个液化判别勘探点、架空送电线路工程的重要塔基不宜少于1个液化判别勘探点,8。5.8 地质时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 Q3.及其以后时、且符合表8.5。8所列条件的饱和黄土,可初步判别为具有液化潜势的土层,表8,5、8,饱和黄土液化初判条件,注、表中粉粒为d,0,05mm.0,005mm。8。5 9。进一步判别饱和黄土液化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的标准贯入试验法,对其计算出的液化指数应先增大20、之后再按增大后的液化指数评价地基的液化等级,当采用其他液化判别方法时、亦应结合具体公式来源对计算出的液化指数或液化等级进行相应提高.8.5,10 当黄土的自重湿陷系数大于0,07或干密度小于1.25g。cm3时、可判别为具有震陷的土层、必要时应估算其震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