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岩质边坡5.2,1、边坡岩体类型应根据结构面产状.结构面结合程度及岩体完整程度。按本规范附录A确定。对软。硬岩互层结构且每层厚度均小于5m的岩质边坡.宜视为由相对软弱岩石组成的边坡、对边坡岩体由两层及两层以上,且单层厚度均大于5m的岩质边坡、可分层确定边坡岩体类型、5,2。2,岩质边坡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内容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0。2。3条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了解地形地貌特征及边坡岩体特征 风化程度与完整性 并应调查附近天然岩质边坡的稳定状态及稳定坡角,2,应调查了解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并应分析边坡变形特征及可能的失稳破坏形式.3,应调查岩体主要结构面的类型,产状、延展情况,闭合程度 充填状况。充水状态及力学属性 并应初步查明结构面的组合关系及主要结构面与临空面的关系,4 应调查地质构造类型.并应分析构造应力场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5,2。3.岩质边坡工程地质测绘。应在坡顶,坡底,构造界线与岩性分界线、软弱夹层等位置布置测绘点、并应利用天然和已有的人工露头,必要时可采用槽探或坑探揭露岩层,5、2,4,岩质边坡的勘探范围应包括坡面区域及坡顶线以上不小于1倍的坡高区域。必要时还应包括可能对边坡工程安全有潜在威胁的区域,5,2、5 岩质边坡的勘探孔深度应穿透最深潜在滑动面以下不小于2m、坡脚处的勘探孔深度应达到支挡结构基底以下不小于5m。进行抗滑桩设计时勘探孔深度还应满足抗滑桩设计及稳定性评价的要求、5,2、6。岩质边坡应在其边坡岩体及软弱夹层中采集试样 并应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每一岩层的试样数量不应少于9件。软弱夹层宜连续取样,对控制边坡稳定的软弱结构面宜进行原位剪切试验,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特大型边坡 还宜进行结构面软化试验及岩体应力测试、